2014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轮)第1章 第5节 第1讲 古诗类运用.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课件第1轮第1章 第5节 第1讲 古诗类运用 2014 学海 导航 新课 标高 语文 复习 课件 古诗 运用
- 资源描述:
-
1、第1讲古诗类运用考题1【考题精解】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再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两项;考题1【考题精解】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连,三、四句平仄相对,且主要看二、四、六三个字,第二句为“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
2、平、仄,即排除A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诗意理解准确的话,可以直接选出答案。答案:B考题2【考题精解】此种题型是根据上下诗意选取诗句填写,命题意图在于考查理解诗意及古诗体裁方面的知识。考生应权衡诗意承接及古诗的平仄、韵脚等相关知识,做出选择。此为绝句的第三句,可以不考虑韵脚。根据全诗“春”之语意,以及“第一声”语境,可作出选择。答案:B考题3【考题精解】此为炼字炼词类考题,系“准确、鲜明、生动”类考题。要求考生在把握古诗的句意的基础上,根据诗句的对仗等知识进行选择。“荷风”与“竹露”,皆是主语,是事物的主动者,“送”字拟人化,生动形象,“滴”字更能体现出露珠的形象。答案:C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22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