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筛选整合信
- 资源描述:
-
1、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传主形象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2016辽宁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李尚师:修史铸鉴报国邢兆远李建斌1942年出生的李尚师,饱历世间沧桑。血与火,痛与苦,烧灼着他的心,更让他悟出一个理:个人与国运血脉相连,只有国家强大,百姓方可安居乐业;只有治国有方,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生活。1985年,任中学教师的李尚师的人生出现了转折,当时山西师院的“晋国史研究室”缺少人手,本族叔叔李孟存教授邀他一起编写晋国史。而自幼就崇拜“报国修史”的李尚师,此时不禁热血沸腾,下决心步入“漫漫”的修史路,为国家尽一介草民之力。为搜集史料,李尚师走遍了晋国古地,晋侯墓地
2、、陶寺遗址、尧都、天马曲村遗址、晋献侯墓的车马坑、晋国铸铜遗址、侯马盟书出土遗址、牛村晋国宫殿遗址等都出现了他的身影。为考察传说中的晋国大宗之都翼,李尚师曾住在翼城南梁农家,骑着自行车奔波于翔山之下、浍河之滨,观其山如大鹏翱翔之状,察其遍地灰层、绳纹陶片遗存比比皆是,从而确定“翼”乃南梁故城。李尚师千方百计地参加各种研讨会,与史学界的朋友交流信息,追踪最新研究成果。北大教授、著名史学家李伯谦感慨地说:“李尚师对文献史料的重视和掌握,是很少有人能够匹敌的。百万字的手写书稿,装满整整一大箱子,仅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工作量可想而知,个中清苦甘甜,唯有自知,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中国当代民间修史第一
3、人。”研究晋国史,疑点、难点很多。比如晋国始君叔虞所封的唐究竟在何地?历史就有七说,其中东汉班固、郑玄等认为唐在今太原,后世在今太原晋源区建有晋祠,更使“太原晋阳说”不胫而走,家喻户晓。面对诸多大相径庭的观点,李尚师的大脑在梳理着一个个信息团,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诸多古籍文献,查找考古资料,实地观察地形,厘清各种说法的偏差,毅然选定“临汾盆地说”,并确定唐国地域覆盖范围。挑战与创新的激情燃烧着李尚师的心,他不断审视权威史书:春秋只有1.8万字,由于只记事件结果,不记事件的经过和背景,过于简略,用语隐晦;史记以文学笔法写史,有许多地方“失实”。他将左传与春秋国语等文献中的记载进行梳理、比较,将众多
4、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互相印证,厘清了主线脉络和史实。谈及此,李尚师说,修史之人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立之思想,敢于突破禁区,超越前人。2011年,李尚师开始编撰治国方略史鉴。他俯瞰五千年漫漫长史,在揭开一层层面纱后发现,源远流长的儒家,提倡“德治”“仁政”“中庸”,使国家和谐,社会安定。然而其以宗法制为核心,讲等级,守旧保守,不易于社会变革,造成社会进步缓慢。法家崇尚法治,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建立一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规范有序的社会。其缺点是,由于手段强硬,滥用之,则容易激化矛盾,甚至造成社会动乱。在治国方略史鉴中,李尚师厘清了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思想的主线脉络:尧舜时期始创“
5、明刑弼教”“德主刑辅”,于孔、孟时期发展成熟;与此同时,法家学派在晋国孕育、发展,然后儒、法思想通过晋人卜子夏在晋(魏)发生碰撞、融合,并形成了“儒法兼容”思想。战国末期,荀况在“儒法兼容”思想的基础上,将儒家的“礼制”与法家的“法治”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思想,转变形成历时两千年的治国思想的主线。(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饱历世间沧桑的李尚师,在血与火、痛与苦的经历中,体会到个人生活境遇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因此走上了“漫漫”修史路。B.为考察传说中的晋国大宗之都翼,李尚师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分析了大量的历
6、史遗存,从而确定“翼”乃南梁故城。C.修史过程中,李尚师重视文献史料,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形成了百万字的手写书稿,个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D.在考察晋国始君叔虞所封的唐究竟在何地时,李尚师推翻了历史上的七说,厘清各种说法的偏差,确定了唐国地域覆盖范围。E.李尚师突破禁区,超越前人,将左传与春秋国语等文献中的记载进行梳理、比较,从而厘清了主线脉络和史实。解析A项,“因此走上了漫漫修史路”说法不严密,这只是他走上这条路的一个原因。C项,“形成了百万字的手写书稿”错误,文中说他对“百万字的手写书稿”“写一遍、改一遍,再誊抄一遍”。D项,“推翻了历史上的七说”错误,文章说他最终选定“临汾盆地说”
7、。答案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2.(筛选整合信息)李尚师在修史过程中主要做了哪几个方面的工作?请结合文中内容简要概括。(6分)答:_解析题目要求对李尚师修史过程中主要从事的工作进行归纳。具体分析时,需要对整个文章层次有清楚的认识,按照写作顺序,他搜集史料、参加研讨会、考证疑点、审视权威史书,都属于修史工作。概括时,抓住这些要点,提炼出关键信息即可。答案搜集史料,走遍了晋国古地。千方百计地参加各种研讨会,与史学界的朋友交流信息,追踪最新研究成果。多方考证,厘清各种疑点、难点。不人云亦云,审视权威史书,厘清历史事件的主线脉络和史实。3.李尚师对晋国历史的研究对其编撰治国
8、方略史鉴有何重要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李尚师在编写晋国史相关章节时的具体做法,比如实地考察,论证晋国大宗之都翼等;同时,还要思考在编写晋国史的过程中对撰写治国方略史鉴起到了哪些作用,比如注重对文史资料的搜集和审视等。答案研究晋国史使李尚师实现了“报国修史”的理想,让他有决心步入修史之路。研究晋国史使李尚师学会了搜集史料的方法,能从历史遗存中寻找历史的真实。研究晋国史使李尚师学会了撰写史稿的方法,为其编撰治国方略史鉴作了积累。4.(分析传主形象)李尚师被称为“中国当代民间修史第一人”,他的事迹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生命情怀?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8分)答:_解析题
9、目要求对李尚师的生命情怀进行探究。一个人的生命情怀,往往与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具体分析时,可以从社会与个人的角度,对其修史这一行为进行全面、客观的思考,揭示李尚师修史的时代意义,表达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答案这是一种对社会、对历史负责任的生命情怀。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在反思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李尚师修史,进一步厘清了历史的真实性,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历史,并在认识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也为当代人治国与修身带来了思想上的启迪。而在修史的过程中,他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二、(2016邯郸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潮打空城寂寞回朱偰的人生和石头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584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二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三 积累背诵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