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类型专题05古诗词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0-2021学年重庆地区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3144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45.4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专题 05 古诗词 文言文 阅读 解析 2020 2021 学年 重庆 地区 六年级 下册 小升初 语文期末 分类 汇编
    资源描述:

    1、专题05古诗词文言文阅读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诗词曲鉴赏(2022重庆六年级期末)诗歌赏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_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_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

    2、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1夏季。夏天的雨来的急,持续时间又短。2云、雨、风、楼。3急而大持续时间短大4表达了作者淡然与豁达的思想感情。【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古诗的理解。本文的意思是: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 ,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来的急而大 ,“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短。符合夏天雨的特征。2本题考查的是诗词内容的理解。文中写了“黑云”“白雨”“卷地风”“望湖楼”这些景物。3本题考查的是诗歌欣赏。“白雨跳珠”的意思是: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

    3、石,写出了雨急而大。“忽吹散”的意思是:忽然就吹散了,写出了雨持续时间短。“水如天”的意思是: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写出了雨大。4本题考查的是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的意思是:这次回来又能够如醉如痴地观赏西湖的雨景,不见这雨珠跳落湖面的景象已经十五年了。与本诗相呼应,十五年后还能有以前的心境,表达了作者淡然与豁达的思想感情。5(2020重庆小升初真题)古诗阅读。杂诗无名氏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注释】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有的地区清明叫寒食。著:吹入。等是:为何

    4、。杜鹃:鸟名,即子规。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_、_、_、_等四幅春天画面,营造了孤寂凄凉的氛围。【答案】 春雨绵绵 春草萋萋 春柳拂堤 风吹麦苗【解析】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的意思是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这两句描绘了春雨绵绵,芳草萋萋,风吹麦苗,绿柳拂堤四幅画面,营造了孤寂凄凉的氛围。二、文言文阅读(2021重庆云阳六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鲤鱼跳龙门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

    5、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遂化为龙实。(本故事出自三秦记)注释:河东黄河以东自从赴到过超过之刚登上龙门的鲤鱼6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1)初登龙门_(2)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_(3)天火自后烧其尾_7根据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及本文注释,推想下列词句的意思。(1)每岁季春_(2)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_8“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而那些登上龙门的鱼也要经受火烧才能变成龙,从鲤鱼变成龙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_【答案】6 刚(开始) 和 它的(鲤鱼的)7 每一年季春 一年中,登过龙门的鲤鱼,不超过七十二条。8从鲤鱼变成龙,要经过火烧,人要成为人才,

    6、要经过磨难。【解析】参考译文:龙门山,在黄河以东的地界。禹治洪水来到这里,把山从中凿断,成为一扇门的形状,大约一里光景。河水从中间汹涌地流下,两岸连车马都不能通行。每年暮春三月,就有无数黄颜色的鲤鱼,从江海和河川争先恐后游到龙门来。一年当中,能够跳上龙门的,不过七十二尾。刚刚跳上龙门,就有云和雨伴随,天灾又从后面去烧掉它的尾巴。尾巴一一烧掉,它就真个变成龙了。6考查字词解释。初登龙门:初,起先、开始的意思 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及:和的意思。天火自后烧其尾:其:代词,代指鲤鱼的。7考查语句翻译。(1)“每岁季春”中岁是年的意思。意思是每年暮春三月。(2)“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登是跳、

    7、跃的意思。意思是一年当中,能够跳上龙门的,不过七十二尾。8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感悟启发。通过“鲤鱼跳龙门”得到的感悟启发:首先要有勇于追求,不轻言放弃的精神,然后要在重重困难中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相信只有经历磨难和艰辛,才能取得成功。(2020重庆云阳六年级期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熟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出自说苑,有删减)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问于师旷对师旷提问。师旷,晋国大夫,博学多才。炳烛点亮蜡烛(或火把)。孰与比怎么样。昧行

    8、在黑暗中走路。9仔细读文中划“”的语句,完成下列问题。(1)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句话的意思是:_(2)由此,可以看出师旷对晋平公“七十欲学”的态度是( )A不赞成,觉得他年纪太大了。B赞成,觉得学比不学好。10文中师旷连用三个比喻,把_比作_,把_比作_,把老而好学比作炳烛之明,意在说明_【答案】9 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B10 少而好学 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日中之光 人生任何时候都应该学习【解析】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既然晚了,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

    9、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9(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昧,黑暗。句子翻译为:点燃蜡烛的光亮(走路)

    10、和黑暗中走路相比,哪一个更好呢?(2)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中知道,师旷对晋平公“七十欲学”的态度是赞成,觉得学比不学好。10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句话意思是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这句话说明人生任何时候都应该学习,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2022重庆六年级期末)策略整理,参与阅读交流感受能力提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

    11、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1回顾“同读一本书”的交流策略后,我们就这样交流。滨滨:我来说“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了_(两字概括)的故事晓晓:我来说“人物评价”。_琪琪:我来说“_”。_1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学习本文后的感受。_【答案】11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 文章主旨 做事只有专心致志才会成功。12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不然学习效果会很差。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这样才能做好。【解析】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

    12、,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1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文中主要是讲述“学弈”的故事,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的事情。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这是因为一个能专心致志地学习,一个却三心二意,没有认真学习。可以从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评价”、“文章主旨”来讨论这篇文章。12本题考查学生表达阅读感

    13、悟的能力。选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结果三心二意之人不如专心致志学习的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在谈阅读感受时围绕文章主题展开即可。如: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不然学习效果会很差。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这样才能做好。(2022重庆六年级期末)整合课文知识: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两小儿辩日)13“曰”“日”长得太像了,你怎么从字形和意义上给分辨不清的人说明这两个字的不同:_14结合文言文,分别说说这二个人的观点和证明观点的理由。(

    14、1)观点是:_理由是:_(2)观点是:_理由是:_【答案】13“曰”字横长竖短;“日”字横短竖长。14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解析】译文: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13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和区分能力。学生可从二者的字形进行区分,运用一些有趣的方式来识记,如:“曰”又矮又胖,“日”又高又瘦。14本题考查了信息的筛选和对文章的理解。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15、,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一个小孩的观点是: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结合原文可知,这个小儿的理由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意思是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2)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另一个小孩的观点是: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

    16、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结合原文可知,这个小儿的理由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意思是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2022重庆六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学者有四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虽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注释】多:学得过多。止:遇到困难停止不前。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1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或失则多,或失则易:_(2)然后能救其失也:_(3)学者有四失:_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_17请你谈谈对教

    17、师作用的看法。_【答案】15 有的人 过失 纠正16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17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解析】译文:学生有四种过失,当老师的一定要知道。人们的学习,有的错在贪多,有的错在求少,有的错在认为知识太简单,有的错在学知识半途而废。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心理状态是不同的。知道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以后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补救他们的过失。15考查字词解释。理解文言文字词的解释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救”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意思,这里指的是“纠正”。16考查句子的翻译。句子的翻译要忠

    18、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7考查观点态度,结合文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可知,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全面客观的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2022重庆六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炳烛:点烛。盲臣:师旷为盲人

    19、,故自称为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暮:_(2)闻:_(3)善:_19本文题为师旷论学,那么“论学”的核心句是哪一句?概括起来是什么意思?_20师旷论学的道理对你有何启示?_【答案】18 晚 听说 好19核心句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概括起来就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20学习应贯穿于整个人生,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解析】译文: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晚了,为什么不把蜡烛点燃呢?”平公说:“哪里有作为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的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

    20、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热烈);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点上火把在走路和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平公说:“说得好!”18本题考查字词解释。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恐已暮矣”的解释为:恐怕已经晚了。“暮”的解释为:晚。“臣闻之”的解释为:我听说。“闻”的解释为:听说。“善哉”的解释为:说得好。“善”的解释为:好。19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核心句。“核心句”就是“中心句”,“中心句”

    21、就是“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本文的核心句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意思是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年青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阳光;年老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烛时照明的光亮。告诉我们学习要趁年轻,越早越好,而我们也要活到老学到老。20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启示。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理解全文,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文章讲述了晋平公想要学习,却担心自己年龄已老。而师旷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学习。他形象地比喻:少年好学,好像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

    22、好像正午的阳光;老年好学,好比蜡烛的光明,也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虽然光线微弱,但总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这一比喻,很形象,人们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所以晋平公为之称善。师旷论学的道理告诉我们学习应贯穿于整个人生,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意思对了即可。(2022重庆六年级期末)阅读虎求百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的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递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善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求:寻找,寻求。长(zhng):首领,掌管。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子无敢食我也( )(2)

    23、故递与之行( )(3)兽见之皆走( )( )2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_23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则寓言故事。我们现在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什么?_【答案】21 你 所以 都 跑22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因为害怕自己而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狸而逃跑的。23狐假虎威,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权势,招摇撞骗的人。【解析】译文参考: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你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l,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

    24、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21考查对字词的解释,这类题要从整体进行分析再结合直译的方法进行推敲。子无敢食我也:你不敢吃我。子指你。故递与之行:所以就和它(一起)走。故指所以。兽见之皆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皆走指都逃跑了。22考查对句子的翻译,这类题要从整体进行分析再结合直译的方法进行推敲。虎不知善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因为害怕自己而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狸而逃跑的。23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概括和成语的积累。从文章中狐狸假借老虎示威来看,对应的成语应该是:狐假虎威。狐假虎威:狐假虎威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

    25、“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2022重庆六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选自世说新语)24给加点词注音。当极明邪( )譬如( )2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徐孺子年九年( )(2)尝月下戏( )(3)若令月中无物( )(4)无此必不明( )26翻译句子。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_27从文中可以看出徐孺子是一个怎样的人?_【答案】24 y p25 年龄 曾经 如果 代词,指瞳孔26如同人眼中有瞳孔,如果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27徐孺子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思

    26、维敏捷,口才好又有智慧的孩子。【解析】译文: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24本题考查的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邪”读音为y,同“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譬”的读音为p,意思是比喻,比方。25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1)“徐孺子年九年”的解释为:徐孺子九岁的时候。“年”的解释为:年纪,年龄。(2)“尝月下戏”的解

    27、释为:曾经在月光下玩耍。“尝”的解释为:曾经。(3)“若令月中无物”的解释为: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若”的解释为:假如,如果。(4)“无此必不明”的解释为: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此”的解释为:它,代词,指瞳孔。26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诗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题要注意“譬如”的解释为:如同;“瞳子”的解释为:瞳孔;“明”的解释为:明亮。“譬如人眼中有瞳子,(如果)无此必不明” 翻译的时候要译出省略部分“如果”。2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文章写了徐孺子面对别人的提问,把人的眼睛和月亮做了比较,借助了某样东西来回答提问者。体现出徐孺子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思维敏捷,口才好又有智慧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05古诗词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0-2021学年重庆地区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144.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