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好课 习作 家乡 风俗 教学 设计 上好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课 题习作家乡的风俗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借助例文,介绍一种风俗时能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表达中融入体验。3.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在交流中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学习重难点借助例文,介绍一种风俗时能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表达中融入体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家乡的风俗”并不陌生,对本次习作不会存在畏难情绪。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阅读走进生活,去探寻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重点在于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确定习作的重点内容。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2.学习
2、任务单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设计意图:设计学习任务,再用图片导入情境,唤醒学生的视觉与记忆,让打开话题,选取最想介绍的风俗进行介绍,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到介绍风俗可以是多方面的。为抓重点从不同方面介绍风俗埋下伏笔。)1.(出示“学习任务”)近期班级将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风俗介绍会,请大家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我们将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六种风俗,看谁介绍的风俗能荣登班级的“风俗榜”。2.课件出示图片,唤醒记忆(1) 你能说说上面三幅图反映了哪些风俗吗?(2) 学生自由谈:【预设1】:图一是春节,展示的是春节拜年。【预设2】:图二是元宵节,展示的是元宵赏花
3、灯。【预设3】:图三是春节,展示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3. 导入:“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们班将举行一次风俗展,今天就请同学们为自己家乡的风俗代言,我们将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六种风俗,看谁介绍的风俗能荣登班级的“风俗榜”。4. 板书:家乡的风俗学习任务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设计意图:读片段,探写法,得妙计。通过完成习作导航单引导学生一步步厘清习作思路,明确要介绍的风俗,写出该风俗的不同方面,为详写打开习作思路,带领学生一起增补、整合教材图示中的内容,使之言之有序。)1. 你最想介绍的是家乡的哪种风俗?现在就让我们来说说自
4、己家乡的风俗吧,请同学们写下你们家乡的各种风俗,不少于四种。 (1)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的结构图。(2)引导学生交流家乡风俗。2.你最想推荐哪一种风俗呢?写出推荐的理由,不少于三条。3.教师小结:同学们选择的理由大致可以归纳为:主要特点、活动体验、风俗来历、看法感受(相机板书归类)4.让我们来看看本单元课文是如何写风俗的? (1)(课件出示) 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结构图。(2)引导学生观察结构图,说说自己的发现。(3)交流明确: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详略得当。作者老舍先生用通俗易懂、富有“京味儿”的语言,对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不同的日子各有侧重,展现了北京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