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人教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25 中华 崛起 读书 新课
- 资源描述:
-
1、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目标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 等词语。2、 能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3、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具学具Ppt教学流程设计理念集体智慧一、预习探究、合作交流1、导入:读书伴我们成长,老师听说咱们班同学都喜欢读书,那通过读书你知道了哪些名人名言,交流一下好吗?2、大家知道的名人名言真
2、多! 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这句名言的故事。4、板书:中华崛起连起来读一读。中华崛起是什么意思?(“崛起”:“繁荣、强盛、振兴、腾飞”,中国一天天强盛起来。你高兴、兴奋、自豪吗?怎样读这两个词:生齐读)5、有一位少年,他就是以“中华崛起”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是谁呢?老师补充课题,“之”的意思。齐读课题!师:把刚才你那种激动的、自豪的语气读出来!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师:根据回答出示问题:周恩来为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好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师: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边读边想提出的问题。6、读好了吗?课文中有几个比较生僻
3、的词语,看谁读的准。出示生词。齐读一遍,重点指导。二、品读体验(一)、感悟“中华不振”1、“中华不振”什么意思?生答师:请你们再一次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能从哪些地方读出“中华不振”的,用笔划一划,好,读书吧。2、交流读“中华不振”的感受:汇报“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看出中华不振?”。师:老师也对这一段深有感触,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这一段,思考都写了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画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3、 重点引导第8自然段。那么,这个衣衫褴褛的妇女在哭诉什么呢?师:一个洋人把她的亲人轧死了,她伤心不伤心?在这种情况下,他想来讨个说法,讨个公道,结果,遭到了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给她解决问题
4、,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当你看到这种情景时,会有什么想法? “得意扬扬”是什么意思?是啊!这是我们中国的土地,外国人住在这里,并且还要耀武扬威,得意扬扬。你的心里怎么样?如果是你,你怎么做?可是当时围观的中国人是怎样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师:是的!中华不振啊!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二)、研读立志1、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看了内心也很不平静,一直在沉思。你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吗?默读课文917自然段。2、(“不动笔墨不读书”提笔写话)周恩来在沉思些什么?3、交流。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几次提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第一次他是怎么说的?师:对,他不是随口而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