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9

类型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三单元 古诗词鉴赏四讲之三 角度与步骤:答好表达技巧题的前提 .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28706
  • 上传时间:2025-11-05
  • 格式:PPT
  • 页数:29
  • 大小:1.79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三单元 古诗词鉴赏四讲之三 角度与步骤:答好表达技巧题的
    资源描述:

    1、古诗词鉴赏四讲之三角度与步骤:答好表达技巧题的前提第三单元知识整合真题引路内容索引答题探究对点演练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是学生最感困惑的地方。其实,鉴赏表达技巧题难的不是表达技巧本身,而是不知从哪个角度答,答多还是答少,答到哪一步为止。全国高考古诗表达技巧鉴赏题存在着概念不清的混乱情况。如“对比”手法,在不同省市试卷中归属不同,有的归到“艺术手法”,有的归到“修辞方法”,有的归到“表现手法”。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有一定的共性。知识整合“艺术手法”“表达特色”“表达技巧”“写作特点”“艺术特色”属于同一关系的大概念。它下辖“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结构技巧”四个小概念。已认可的四个小概念的

    2、内容:a.表现手法,一般指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烘托、反衬、对比、虚实相生、以小见大、动静结合等。一般不包括修辞手法。b.表达方式,一般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描写和抒情是考查重点,它们与表现手法中的一些技法有一定的重复,如“借景抒情”。c.修辞方法,除考试说明规定的九种外,还有用典、互文、顶真等。d.结构技巧,主要有层层深入、悬念、线索、详略、照应、点题、以景传情等。真题引路1.(2016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选自全唐诗)答案(1)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

    3、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2)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颔联“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为景物描写,“落”、“下”分别形容“日”、“鸟”,为动态描写;“秋原人闲”意指秋野空阔,是静景,动静结合。诗人景中寓情,以这种闲适的景物,来表现自己闲适的心境。答案解析2.(2015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

    4、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答案解析答案(1)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2)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答题探究探究活动一 审题1.审题点拨表达技巧题题干用语一般包括了范围、角度和步骤三方面内容。审题,就是要审清这三方面的要求。(1)范围指鉴赏范围的大小。依照范围大小,分为局部型和全诗型。局部型是指对诗某句某联(阕)等表达技巧的判断,

    5、全诗型是对全诗的表达技巧的判断。分清范围对做题大有帮助。“整体看手法”,意谓鉴赏全诗的表达技巧首先、优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局部看修辞”,意谓鉴赏局部表达技巧首先、优先从修辞方法角度切入。(2)角度明与暗。所谓“明”(考),就是题干直接要求你答出表达技巧;所谓“暗”(考),就是采用了“如何描写”“如何表现”“赏析”等题干用语来间接考查表达技巧。宽与窄。所谓“宽”,就是题干用了“艺术特色”“表达特色”“写作特色”等比较宽泛的鉴赏角度用语;所谓“窄”,就是题干直接要求用“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鉴赏角度。一与多。所谓“一”,就是只要求答出一种表达技巧,题干用语常为“哪种”“何种”;所谓“多”,就

    6、是要求答出多种表达技巧,题干用语常带“些”字。(3)步骤表达技巧题答题分三步:指(指出手法)析(分析手法)点(点出表达效果或妙处)。审题时要看清你应该答到哪一步。简单型,只要求答出所用的表达技巧;分析型,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对手法作分析说明(题干用语一般是“分析”“说明”);完整型,要求在前两步基础上再分析其表达效果。2.审题示例例1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审题 范围:上片或下片,局部型。角度:a.“虚空关系的角度”,明考型。b.“虚实关系”,不要求答其他。窄型。步骤:“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简单型。例2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审题 范围:颔联,

    7、局部型。角度:a.“分析妙处”,未明示鉴赏角度,暗考型。b.未明确“表达技巧”的数量多少,最好多角度切入。步骤:“分析”“妙处”,完整型。3.审题练习(1)“海内风尘隔弟妹”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试作说明。审题:范围:_角度:a.明或暗:_b.宽或窄:_c.一或多:_步骤:_局部型明考型窄型:只答修辞方法一种分析型(2)这首词的上片在描写景物时用了多种技巧,请结合上片的词句作简要分析。审题:范围:_角度:a.明或暗:_b.宽或窄:_c.一或多:_步骤:_“上片”,局部型明考型窄型:只答描写时用的技巧多种分析型(3)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片和下片作简要分析。审题:范围:_角度:

    8、a.明或暗:_b.宽或窄:_c.一或多:_步骤:_整体型明考型窄型:指向表现手法一种,“最突出”分析型(4)这首词上片是如何表现“断肠”之情的?试作分析。审题:范围:_角度:a.明或暗:_b.宽或窄:_c.一或多:_步骤:_“上片”,局部型暗考型宽型多种分析型探究活动二 答题1.牢牢坚持“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的答题原则(1)答题示例“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_(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_(对偶)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_(对偶、拟人)(2)答题练习“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a.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_b.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_“忆君

    9、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_想象想象、衬托想象或虚写、对写法2.“完整型”表达技巧题答题模式三二式所谓“三”,是指在分析手法时要答出三个要点。如答“借景抒情”包括何景、何情、景与情的关系三个要点。所谓“二”,是指在分析表达效果时应答出两个要点,一是这种手法本身的效果,二是这种手法在文中的效果(重点)。3.几个答题注意事项(1)着眼整体在分析几个句子的表达技巧时,不要仅从一个或两个句子出发,要着眼于整体,既要把这几个句子合起来判断,又要注意把这几个句子放在全诗中判断。如答“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所用修辞方法时,有对比、拟人两种。如只能答一种,首选对比(这里把对比也

    10、归到了修辞方法中),而拟人只是上句有,是局部的。(2)大中取特、多中取主面对较宽泛、多角度的鉴赏角度(如“表达特色”“艺术特点”等),要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选取最突出、最明显的手法,以免跑题、偏题;面对众多表达技巧可供选择的情况,要优先选取最主要、最突出的技巧回答。4.演练体悟试从不同角度回答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用的表现手法是_,修辞方法是_(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几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_这几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_这几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_这几句从意象的角度看使用了哪种方法?_想象夸张设问或比喻设问、比喻、排比、夸张

    11、化虚为实意象叠加对点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周邦彦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上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词分析其结构特点。答案本词的结构颇具匠心:上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由景入情。上片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下片写近景,抒发时光流逝之慨。这样的布局谋篇,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答案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玉楼春欧阳修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答案答案

    12、托物抒情,借埋怨蜘蛛喜鹊多次误传喜讯,表达了自己久盼不归的失望,从侧面体现出思念之殷切,委婉动人。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南乡子注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注 此词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1)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答案答案运用对比手法,将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与四百年后的古墓荒丘作对比,突出了眼前情境的荒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愁情。(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答案紧承上文的游踪和感慨,衔接自然。一个“空”字,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特点,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或物是人非)的感慨。使人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意蕴。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三单元 古诗词鉴赏四讲之三 角度与步骤:答好表达技巧题的前提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870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描写儿童的成语及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描写儿童的成语及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振穷恤贫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振穷恤贫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挂肚牵心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挂肚牵心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拾掇无遗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拾掇无遗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折角之口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折角之口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折节向学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折节向学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抃风儛润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抃风儛润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手泽之遗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手泽之遗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戴笠乘车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戴笠乘车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成语不甚了了的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成语不甚了了的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成语一喷一醒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成语一喷一醒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愣头愣脑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愣头愣脑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惊才风逸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惊才风逸成语解释.doc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悲愁垂涕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悲愁垂涕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性烈如火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性烈如火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成语解释.doc
  • 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志满气骄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志满气骄成语解释.doc
  • 广西桂梧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doc广西桂梧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马跑得快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马跑得快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颜色的成语大全.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颜色的成语大全.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随声附和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随声附和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远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远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进步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进步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车速快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车速快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车多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车多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贪心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贪心的成语.doc
  • 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诸葛亮的成语.doc小学语文 成语大全 形容诸葛亮的成语.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