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湖南省 娄底市 初中 毕业 学业 模拟 语文试题 解析
- 资源描述:
-
1、娄底市202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卷语文(二)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9)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成吉思汗(hn) 冠冕(min) 摇曳(y) 广袤(mo)B. 自惭形秽(hu) 掺(cn)杂 中(zhng)伤 器皿(mng)C. 战战兢(jng)兢 旌(jn)旗 惘(wng)然 睥睨(p n)D. 觥(gng)筹交错 沆砀(hng dng) 锱铢(z zh) 荣膺(yng)【答案】D【解析】【详解】A成吉思汗(hn)(hn),摇曳(y)(y);B掺(cn)杂 (chn),器皿(mng)(mn);C旌(jn)旗(jng),惘(wng)然(wng);故选D。2.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听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B. 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在这4年中,他们形影不离。C. 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地完成了作业。D. 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答案】C【解析】【详解】A恍然大悟:意思是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符合语境,正确;B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符合语境,正确;C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大词小用,错误;D各得其所:意思是表示各如其所愿
3、,后表示各个都得到适当的安排。符合语境,正确;故选C。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B.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C. 综艺节目中国好歌曲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新颖和内容多样造成的。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答案】A【解析】【详解】B.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C.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和“造成的”杂糅,应去掉“造成的”;D.两面对一面,“是否”包含两方面,“参加体育锻炼”仅包含一方面,可见有语病;故选A。4. 下
4、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一项是( )A. 春蕾杯是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由首都师范大学作文导报承办的一个面向全国中小及各职高、中专学生的作文赛事。B. 面对发射导弹的威胁,人们不禁怀疑:朝鲜到底是在维护国家主权,还是扰乱地区和平?C. “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D. “希望同学们珍惜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全面发展。”胡锦涛充满期待地说:“我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春蕾怀”是活动名不是书刊名,不能用书名号而要用引号;C.“清明和谷雨”“和”表示两者的并列,故中间的“顿号”多余
5、,可删去;D.“胡锦涛充满期待地说”后的冒号错误,提示语放中间时,应用逗号;故选B。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艾青的诗歌多以“母爱”和“童真”为主题,具有自由诗的特点:简洁化、散文化、口语化。B.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C.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谈读书屈原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德国的培根、中国的郭沫若。D. “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如送东阳马生序;“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
6、出师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艾青的诗歌多以母爱和童真为主题”表述有误。艾青的诗歌多以“土地”和“光明”为意象,具有自由诗的特点:简洁化、散文化、口语化;C.谈读书的作者培根是英国人,不是德国人;D.赠序,即临别赠言。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送东阳马生序不是送朋友远行的序文;故选B。6. 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就勇敢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
7、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只要热爱生命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既然钟情于玫瑰 既然选择了远方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1)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如“能否赢得爱情”与“既然钟情于玫瑰”相谐;“我不去想身后”与“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相对。根据排除法,答案已出。故选A。7. 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工整地默写相应的诗文名句祖国的山川大地,处处让人想起先贤的名篇佳句。行走西北,你渴望欣赏王维诗中“大漠孤烟直,_”的奇异风光;经过雁
8、门,你会想象李贺笔下“黑云压城城欲摧,_”的战争场面;穿行三峡,你不觉吟诵起郦道元“素湍绿潭,_”的名句;来到荆门,你能领略李白歌咏的“_,江入大荒流”的壮美景色:登临泰山,你更能体会青年杜甫“_,_”的万丈豪情;远眺沧海,你会由衷赞叹曹操笔下“_, 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的宏阔境界;面对洞庭,你会想起范仲淹“_,_”的远大抱负。【答案】 . 长河落日圆 . 甲光向日金鳞开 . 回清倒影 . 山随平野尽 .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日月之行 . 星汉灿烂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
9、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鳞、尽、凌、览、灿烂”等字词容易写错。8. 综合性学习【材料一】“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随着人类的活动,全球变暖也在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全球变暖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临海城市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材料二】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
10、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4月22日,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拜登宣布,将扩大美国政府的减排承诺,即到2030年将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减少50%,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日本首相菅义伟表示,日本将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3财年的水平降低46%,远高于之前26%的目标,并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巴西总统博索纳罗承诺巴西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材料三】(1)请从材料一、二中任选一则概括其主要信息。(2)请描绘材料三内容并说说其寓意。【答案】(1)示例一:碳排放造成全
11、球变暖并带来了许多问题。示例二:中国及世界各国都在努力争取实现碳中和。 (2)内容:在名为“碳中和”的图画中,有一台天平,天平左边的托盘上是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的烟囱等物体,天平右边的托盘上放的是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和环保的风力发电机,天平两边保持平衡。寓意:我们要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并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保护环境。【解析】【小问1详解】考查对文本材料的概括。阅读材料内容,抓住主要信息,采用“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的方法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材料一中的“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随着人类的活动,全球变暖也在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越来越多的
12、问题”来概括作答。材料二重点叙写的内容是“碳中和”,文本具体介绍了中国、美国、日本、巴西等国家领导人承诺实现碳中和。据此,选择一则材料概括即可。【小问2详解】图文转换题。说明画面内容,要认真阅读画面,抓住画面上的各种能表现画面意境的有用信息,并结合画的题目有序地进行介绍。材料三的图中,图片中有一台天平,天平左边的托盘上有石油钻井和烟囱等物体;天平右边的托盘上有树木和环保的风力发电机;从指针看,天平两端保持平衡;图片的名称是“碳中和”。其寓意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的使用等形式,以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最终实现碳中和,保护环境。二、阅读理解(61分)(一)
13、(8分)古诗类野 望翁卷(宋)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注释】湾:水流弯曲地方。9.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第一、二句所呈现的画面。10.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9. 无边秋色里,晴日照耀着的水湾却透出森森寒意;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诗中描绘了一幅秋色满天、层峦叠嶂的诗意山水图。 10. 本诗抒发了作者游山看水时的意外之趣和闲适之情。诗人有空上山,本意是去看那山野中的潺潺溪水,没想到一低头,却在水中看到了青山秀美的倒影,让人情致倍添,欣喜不已。【解析】【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某句诗中的画面,
14、一定要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自己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即可。句意是:无边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据此,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作答即可。示例:诗中所绘是在秋季,有山有水,描绘了一副满天秋色,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放眼看去是满天的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映入眼中。【10题详解】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的情感要从其描写的景物及特点来分析,有的还可以抓住诗句中诗人表达感慨的关键字词直接体会。“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意思是我闲来登上山顶想好好观赏一下山下的湖水,
15、却没想到,低头一看,又在水底看见了青山。从这两句诗中的“闲”“忽”,可知抒发了作者游山看水时的意外之趣和闲适之情。(二)(16分)文言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B. 劳其筋
16、骨/ 无案牍之劳形C. 曾益其所不能/荡胸生曾云D. 百里奚举于市/愿为市鞍马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 必先苦其心志/其如土石何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不知而不愠D. 管夷吾举于士/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1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人要有所作为,除了必须在艰苦环境中经受考验外,还必须在精神上、意志上经受磨炼。B. 一个国家要免遭灭亡,既要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又要警惕敌国外患。C. 论证严密,首先从造就人才说起,再论国家存亡之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D. 通篇设喻说理,行文有气势,句式灵活,语言
17、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14. 翻译句子。(1)人恒过,然后能改。(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5. 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观点给你的启示。【答案】11. B 12. A 13. D 14. (1)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2)这样以后才知道忧患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衰亡。 15. 紧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合理展开,言之成理即可。如逆境造就人才,苦难是一笔财富,多难兴邦等等。【解析】【分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A.选拔举行,实行;B使劳累;C.增加重叠;D.市井,集市
18、买;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用法。A.因此,所以,表示因果关系;B.代词,他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又”;C.表承接,译为“然后”表转折,译为“却”;D.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可译为“从、由”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引入比较的对象;故选A。【13题详解】D.“通篇设喻说理”错误。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本文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要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本题中的重点
19、词语有:(1)恒:常常,总是。过:犯过失。(2)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15题详解】本文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表达能力。本文的观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懂得:苦难和祸患未必是坏事,它对个人的成长或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它还教会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注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作答时要围绕本文观点,结合实际谈启示。例如:逆境可以让人成长、造就人才,苦难也是一笔财富,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苦难、战胜苦难。【点睛】参考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
20、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
21、,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三)(11分)阅读中华文化的瑰宝一太极拳,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文化的瑰宝太极拳中原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享誉中外的中华太极拳相传发祥于太行山下、黄河腹地的河南省温县陈家沟。600多年前,陈王廷在秉承家传长拳的基础上,参考明代军事家戚继光的拳经、道家的黄庭经、中医的经络学,创编了太极拳。其拳法以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快慢相兼的特点著称。此后的300多年中,太极拳在陈氏传人的不断改进下,日益完善。陈王廷后代陈长兴将太极季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陈长兴还打破了“太极拳不传
22、异姓”的家规,教出了第一个异姓徒弟河北杨露禅。之后杨露禅开创了河北杨式太极拳,从此太极举开始走向全国,并逐渐演化成中华武术第一大门派。1978年,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极大地推动了太极拳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于少林拳的内静外猛,太极拳一招一式外柔内刚。其招式丰富,名称也极具特色,常常以身边的动物、事物命名,例如金鸡独立、野马分鬃、双峰贯耳等,形意结合,生动形象。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功,更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太极文化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深受道家、儒家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太极”命名的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重要载体。太极拳道法自
23、然,人们习练时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治疗疾病,还可以通过生命与大自然静持交流,在喧嚣的世界里,体会一份独特的恬淡与宁静。几百年来,极具丰厚文化底蘊的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貴的文化遗产。如今,太极拳也正用它那特有的艺术性的语言,把我们的生活演绎得更精彩、更富有诗意。(选文有改动)16. 从第段看,太极拳拳法的特点是什么?17. 写出第段中加点词语“开枝散叶”在文中的含义。18. 分别指出下面三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1)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不同于少林拳的内静外猛,太极拳一招一式外柔内刚。( )(3)其招式丰富,名称也极具特色,常
24、常以身边的动物、事物命名,例如金鸡独立、野马分鬃、峰贯耳等,形意结合,生动形象。( )19. 从第段看,人们习练太极拳有哪些好处?【答案】16. 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快慢相兼 17. 传播 18. . (1)列数字 . (2)作比较 . (3)举例子 19. 强身健体,治疗疾病,体会独特的恬淡与宁静。【解析】【16题详解】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理解与提取。题目要求从第段看,太极拳拳法的特点,很容易找到“其拳法以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快慢相兼的特点著称。”提取词语即可。【17题详解】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
25、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开枝散叶”本义指种下树苗后,树苗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这里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极拳在世界各地的推广与广泛传播。【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150多个”可知是列数字;“不同于少林拳的内静外猛,太极拳一招一式外柔内刚”是作比较,将太极拳与少林拳拳法特点的不同进行比较;“例如”可知是举例子。【19题详解】这是一道理解文章内容和信息筛选题。解题的关键
26、是要通观全局,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语句,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仔细阅读第段的内容,根据“人们习练时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治疗疾病,还可以通过生命与大自然静持交流,在喧嚣的世界里,体会一份独特的恬淡与宁静。”很容易提取到答案。(四)(8分)议论类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盛玉雷回家的路,纵然千山万水亦是坦途。抚平坎坷的,是亲情团圆的情浓意切,更有敬业者的奉献奋斗、好心人的一臂之力。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从“回家”故事中刻画出小镇百姓“肩头担道义”的家国大义,让观众感受到平凡人身上蕴藏的向善力量。天下之本在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