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6课 第2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秋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6课 第2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2020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 应用 课件 语言表达 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
- 资源描述:
-
1、语 文语言文字应用新课标导学新课标导学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1因事悟理2双基要点3课堂训练4提能作业因 事 悟 理1钱钟书回答外国读者的话说明什么道理?_答:钱钟书回答外国读者的话说明话要说得准确、明白、通畅,还要说得鲜明、生动、有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都离不开修辞手法。汉语中的修辞手法有很多种,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等,又称为修辞格。语言表达中恰当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本节中的广告是怎样达到宣传效果的?_答:追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这些广告语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能修饰、调整语言,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得这些广告语形
2、象、生动,让人过目、过耳不忘。这些广告语主要采用的修辞手法有双关、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双 基 要 点1什么是修辞?所谓修辞,乃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言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来恰当地表现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它和人们的立场、世界观和思想方法是密切相关的。修辞方法可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类:消极修辞是以明确、通顺、平匀、稳密为标准。科学、法令等解说文所用的方法便是。而积极修辞则是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学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的语言文字,呈现出具体形象及新鲜活泼的动人力量。2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1)比喻: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类似点,就用那个另外的事
3、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叫比喻。比喻的成立,实际上,包括有思想的对象、另外的事物和类似点等三个因素。因此,在形式上有本体、喻体及比喻词三个成分。而由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及隐现,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及借喻三类。明喻是比喻中最普通而又最常见的一种。它的本体和喻体及比喻词三个部分都同时出现,这种比喻所用的比喻词是最能够明显地表现比喻的字眼。如:好像、如同、仿佛、犹、若、如之类。例: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篇)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朱自清春)暗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比喻法。本体和喻体紧密地相合在一起,因此本体和喻体用“是”“就是”“成为”“变为”等词语联系起来。例
4、:母亲啊!你是绿叶,我是红莲。(冰心往事(七)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迭。(辛弃疾念奴娇)借喻比暗喻更进一层,本体和喻体联系得更为紧密,因此借喻只出现喻体,而把本体和喻词都省略了,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例: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本末诗)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梁启超敬业与乐业)(2)借代:所说的事物纵使与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但只要事物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便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例: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二十二韵)南国花市的另一个特色是有许多结实累累的果树同时陈列着。(秦牧南国花市)(3)比拟:将人拟物(以物比人)和将
5、物拟人(以人比物)都是比拟法。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美丽而骄傲的牵牛,从黑夜的磨难中过来,满心都是泪,迎着起初的太阳。小草顶着一滴露水,一星光辉,昂着它们的头。土地都微微地动着,原来下边还有不被看到的,想翻到地面上来。(靳以散文三试)(4)夸张:也称夸饰。是在客观事实基础上,以丰富和瑰丽的想象,将某一事物的本质或特征表现出来,对有关事物于空间、时间、数量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渲染的一种修辞法。例:量新野弹丸之地,何劳丞相大军?(罗贯中三国演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十五)(5)排比:凡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来表达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137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