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教案:第3讲 标点.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教案:第3讲 标点 2012 高考 语文 第一轮 教案
- 资源描述:
-
1、2012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第3讲 标点精析精练教学案一、考纲阐释 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D级。 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在沉寂了近十年后,最近:几年高考新增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包括两个要素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和规范书写标点符号。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就是不能用错标点符号,规范书写标点符号就是在行文中把标点符号写得工整清晰。关于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一定要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依据,结合语言现象加深对标点符号应用规则的理解。可以说,掌握标点符号的墓本用法是基础;准确理解文意及结构,辨明句子语气是正确使
2、用、识别并改正错误的前提。二、考点透析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间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具体列表如下:点号句内点号句末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书名号省略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专名号“”( ) - 考生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一)常考标点符号的错误设置 1. 顿号 (1)概数中间用了顿号 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
3、着高高的远山。 句中“三四里”是一个概数,表示大概距离,概数中间不用顿号,句中顿号应删去。 在使用标点的过程中,要分清用相邻数字表概数和并列词语的区别。如: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句中“三四班”是“三班”和“四班”两个并列的词语,不是用相邻的两个数字表概数,中间应用顿号。 (2)并列词语间无停顿或停顿很小,用了顿号 如:全社会都要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 句中“中小学生”中间不需停顿,顿号应删去。 (3)两层以上并列词语间全用了顿号 如:为加强协作,拉动内需,促进跨省城市间合作,共同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
4、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句中各城市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明显存在并列分层,“青岛”“苏州”之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以标明其层级。 (4)并列谓语之间用了顿号 如:今年春节,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 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句中“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用了顿号 如: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句中“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作为分句出现,应将顿号改为逗号。 2逗号 (1)并列词语之间用了逗号 如:张依朋把自
5、己的烦恼,苦闷,一股脑儿地向王校长倾诉着,说话中间还不停地叹着气。 句中“烦恼”和“苦闷”是两个并列的词语,且没有强调的意思,应将其间的逗号改为顿号。 (2)并列关系的分句间用了逗号 如: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句中“技巧”后应用句号,后面是三个并列的分句,应用分号,即“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3)总结语前用了逗号如: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句
6、中“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全句的总结,应将前面的逗号改为冒号。 (4)独立的引文前用了逗号 如: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句中“表示”后的逗号应为冒号。(“任务”后的逗号应为破折号) 3分号 (1)内部无停顿的并列成分间直接用了分号 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是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在人们的消费中占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大众化。 句中并列成分内部没有逗号,不应直接用分号(分行列举的文字除外),应将分号改为逗号。 (2)句中已用了句号又用分号如: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
7、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3)非多重复句的分句之间用了分号 如: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句中分号应改为逗号。(问号也改为逗号) 4. 冒号 (1)一个句子中用了两个冒号 如:2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赶赴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指导事故处理工作,首先作了重要指示:灾难已经发生,当务之急是做好两件事:一是做好对伤者的救护工作;二是做好对遇难者
8、家属的安抚工作。 运用冒号时要注意提示范围,冒号提示内容的末尾要用句号,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两件事”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2)句中的短暂停顿用了冒号 如: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句中“我是怎样一个人”和“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是句中的成分,不应用冒号。(问号也要去掉) (3)冒号管辖范围不当 如: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句中“这些书都是留给
9、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不属于当代文坛大家文库,故前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因为冒号只能管辖一个句子。 (4)说话人在中间,“说”后用了冒号 如:“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句中“训斥我”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前后引号内的话都是妈妈一个人说的。 引语与“某某说”的标点使用规则是:“说”在前,用冒号;“说”在中,用逗号;“说”在后,用句号。 5句号 (1)并列复句的分句间误用句号 如:小张为人忠厚,对自己严格要求,说到做到。对他人则宽大为怀,热情周到。 句中:为人忠厚”后面的四个句子实际上足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说到做到”后的句号应改为分号。
10、(2)在句意连贯处误用句号 如:没有朋友,一个人是孤单的,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爬山没有劲,打球没有趣,连看电影、看比赛都缺乏滋味。 句中“爬山”后的几个句子都是对“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的具体说明,句意是连贯的。“顺心”后的句号应改为冒号。 (3)语气强烈的祈使句用了句号如:小王气愤极了,高声喊道:“你给我滚出去。” “你给我滚出去”是一个感情强烈的祈使句,句末句号应改为感叹号。 6问号 (1)非疑问旬误用问号 如: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句中由“疑问,句”构成的短句充当句子成分,没有疑问语气,因此问号应改为逗号。 在一个句子中,
11、用了疑问代词;但不一定是疑问句。如果是陈述语气,就不能用问号。一般而言,有疑问词的主谓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是陈述语气,而非疑问语气。 (2)选择问句用了多个问号 如: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是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本句中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如果是选择问句的句群(三个以上),每个问句后均用问号。 (3)主谓倒装的疑问句中问号用在了前面 如:“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
12、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主谓倒装的疑问句,问号应放在句尾,前面可用逗号断开。故句中问号改为逗号,第一个感叹号改为问号。 7感叹号句子内部用感叹号 如:人们纷纷担心王大妈照顾不了这对双胞胎,我笑着对大家说:“嫌累?她呀!高兴还来不及呢。” 句中“她呀”充当句子的主语,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后面不应用感叹号,应改为逗号,句末的句号改为感叹号。 8引号及相关标点 (1)普通词语滥用引号 如: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句中“秦山第二核电厂”为一普通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4.野草课前预习_长春版 (共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