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1

类型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寓言二则 2刻舟求剑|冀教版(共41张PPT).ppt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43061
  • 上传时间:2025-11-07
  • 格式:PPTX
  • 页数:41
  • 大小:3.44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寓言二则 2刻舟求剑冀教版共41张PPT 六年级 下册 语文课件 寓言 刻舟求剑 冀教版 41 PPT
    资源描述:

    1、9 寓言二则刻舟求剑1助读资料字词精讲品读释疑初读感知当堂检测结构主旨课堂拓展9第 二 课 时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q)其舟,曰:“是吾(w)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读懂了故事大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清层次。(重点)3.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懂得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难点)吕不韦:战国末年的著名商人、政治家,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原本是个大商人,后成为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的仲父。他手下

    2、有门客三千,吕氏春秋就是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又名吕览。此书共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综合百家九流,畅论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相关资料契书写指导上部宜紧凑,下部横长托上。q吾书写指导两部分都写得扁一点,“五”下横长,盖住下面。w契约涉江qsh易读错字多音字行xng(行为)hng(行业)遽:契:惑:芒芒然:理解词语急忙,立刻。用刀子雕刻。迷惑,糊涂。疲劳倦怠的样子。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寓言,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u核心问题:这则寓言蕴含了怎样的道理?u串珠问题:1.读课文,说一说这则寓

    3、言讲了什么事。2.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请举例说明。3.本课两则寓言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击听朗读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串珠问题”。梳理文意刻舟求剑【求:寻求。】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楚国有个乘船过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到了江里。【涉:这里是渡江的意思。】遽(j)契(q)其舟他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了个记号。【遽:急忙,立刻。】【契:用刀子雕刻。】曰:“是吾(w)剑之所从坠。”说:这是我的剑落下去的地方。【是:这。】【坠:落、掉。】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

    4、航行”,像这样寻求剑,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整体感知这是一首寓言,首句交代事情起因。写这个人在过江的时候,把剑掉入了江中,他在船上刻下了一个记号。第二句,写出了事情的经过。他自以为聪明,船停了才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最后一句,点明找不到宝剑的原因,有针对地发表了议论。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写这个人在过江的时候,把剑掉入了江中,他在船上刻下了一个记号。“遽契”是这个人的动作,表现出他的愚蠢可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q)其舟,曰:“是吾(w)剑之所从坠。”写出了事情的经过。他自以为很聪明,船停了,才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入水求之”表现出他的自信,同时

    5、也反衬了他的愚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点明找不到剑的原因,发表看法“不亦惑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懂得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则寓言蕴含了怎样的道理?u核心问题:刻舟求剑告诉人们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适应变化的需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只能使结果变得更糟。1.读课文,说一说这则寓言讲了什么事。u串珠问题:刻舟求剑讲述了有个楚国人过江时把剑掉到了水里,他在船舷上剑落水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的故事。2.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请举例说明。因为楚人正在涉江,船是行驶着的,“舟已行矣

    6、,而剑不行”。所以他按记号求剑,是求不到剑的。现实生活中像楚人墨守成规,不能与时俱进的人还是有的,如有的学生,明明有更好的学习方法,他却坚持死读书,结果学习效率远不如其他同学。3.本课两则寓言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两则寓言都是通过叙述的方式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言简意赅,对情境的描摹并不细致,却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并通过事件告诉我们生活的道理。不同点是揠苗助长只是单纯地叙述事件,没有对事件的评价和议论;而刻舟求剑不仅有对事件的叙述,还有作者本人的议论和感慨,说理更直接。课文结构起因:剑坠水 经过:契舟 结果:寻剑不得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刻舟求剑刻舟求剑讲述了一个人在剑掉入江中后,在

    7、船上刻记号以求剑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课文主旨推荐阅读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大意: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

    8、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到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国学诵读走进中华传统文化【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滥竽充数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南辕北辙 买椟还珠 杞人忧天 杯

    9、弓蛇影 自相矛盾 井底之蛙 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 叶公好龙 黔驴技穷课堂小结这个故事中宋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汲取宋人的教训,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努力学习,创造美好的明天。读课文,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寓言,说说两则寓言分别讲了件什么事,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揠苗助长讲了有个宋国人想帮禾苗长高,结果却使禾苗都枯死了的故事。刻舟求剑讲了有个楚国人乘船时把剑掉入水中,在船上刻记号,最后没有找到剑的故事。从中懂得了做事应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另外,还应该要学会变通。点拨:反复阅读课文,先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再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朗读课文

    10、,背诵课文。朗读课文。参考答案: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点拨: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标“”的为重音。背诵课文。点拨:背诵课文应在熟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同学们还可以一边表演一边背诵,这样记忆会更深刻。词句积累。揠苗助长 刻舟求剑一、把汉字和其正确的拼音连起来。y q q w o j mn契揠吾槁趋闵遽二、选字填空。感()()国()声叹气悔之晚()()而不舍()约契锲吾悟矣唉悟吾唉矣锲契三、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芒芒然/归,谓其人/曰C.予助/苗长/矣C四、解释加点的字,并翻译句子。1其子趋而往视之。趋:_句意:_2楚人有涉江者。涉:_句意:_3是吾剑之所从坠。吾:_句意:_快走。他的孩子跑去看禾苗的情况。渡江。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我的。这是我的剑落下去的地方。xx小学x年级x班xxx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寓言二则 2刻舟求剑|冀教版(共41张PPT).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306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