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今别离(其一)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今别离其一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教学 课件 诗歌
- 资源描述:
-
1、今别离黄遵宪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人。清末维新派外交官员、爱国诗人。平生多诗作,长于古体,语言通俗,并直接反映当时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被称为“诗史”。著作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等。1877年以参赞出使日本,后历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英使馆二等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等。所至维护祖国权益,尽力改善华侨地位,并悉心了解外情,所作日本国志,就明治维新阐发变法思想,成为戊戌维新的启蒙读物。1894年回国任江宁洋务局总办,后官湖南署按察使。1895年,维新运动兴起后,参加上海强学会。次年参与创办时务报。1897年到湖南任上,又延聘梁启超
2、主讲时务学堂,支持谭嗣同等组织南学会。1898年受命为出使日本大臣,遇戊戌政变,以热心变法遭人弹劾,罢归乡里。“今别离”题目来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其中录有崔国辅的今别离。从题目选择看,黄遵宪是有意与古别离相对举。唐代诗人孟郊有古别离:“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所谓“今别离”,实际上可以视为与古代别离(古别离)相对的现代别离,即是一种现代的离别体验。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
3、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离情别思就像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顷刻已绕了千万圈。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变换,我内心忧愁滋长。古代也有山川,古代也有孤舟。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现代火车和轮船具有古时不可能有的速度,因此会加倍增生人的离愁别绪。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有缠绵之意。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即使有几千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怎能没有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有烟波荡漾。去的时候如此速
4、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黄遵宪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吾口”。他宦游海外的创作,明显地反映了欧洲近代科学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与日常生活的影响,对照传统诗歌的取象设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如梁启超认为是诗界革命“大旗”的今别离,“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本首诗写轮船、火车、电报、相片,表明了它们是“古人未有之物”。从题材上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是一首游子思妇诗,抒发的是一种离情别绪。这是一首近代诗歌,在表现离情别绪方面与古代诗歌有什么不同?古人写离别常用“断肠”一语。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宵风残月”常用极哀的景,渲染极凄清的意境。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373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云南省祥云县禾甸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