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二、王何必曰利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二、王何必曰利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课件 第二 单元 何必
- 资源描述:
-
1、二、王何必曰利资料助读自主学习【语言梳理簿】一、熟语积累及运用1.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顾或不怕路途遥远。2.鸡鸣而起:鸡一叫即起身做事。形容勤奋不怠,刻苦自励。“鸡鸣而起”形容勤奋不怠,刻苦自励。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二、文化常识蹠:就是“盗跖”,又名柳下跖、柳展雄,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盗跖”和“桀跖”,中国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率领盗匪数千人的大盗。【文言知识卡】一、一词多义二、指出下面的词类活用并解释1.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名词的使动用法,_)2.苟为后义而先利(名词的意动用法,_)3.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动词的使动用法,_)4.不远千里而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5.孳孳为善者(形
2、容词作名词,_)使得到利益以为后;以为先使停止以为远善事三、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利与善之间也古义:_今义:中间的差别四、判断下面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1.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判断句)译文:_2.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译文:_3.先生将何之?(宾语前置)译文:_4.何以利吾国?(宾语前置)译文:_鸡叫就起来勤勉行善的人,跟舜是一类。这样却不亡国的,还从未有过。先生您将到哪里去?用什么使我的国家获利呢?能力形成合作探究【疑难探究区】【课文图解】【思维升华】学习了本文,你对孟子的义利观有什么认识?社会发展到今天,你觉得孟子义利观的意义何在?【点拨】(1)孟子的义利观,实质上是价值
3、观。义与利的关系实质上是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正义与社会功利的关系。孟子所讲的“义”实质上是一种利,一种社会功利,国家的长远利益。孟子言义,反对利,但并非完全不言利,只是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反对后义而先利、见利忘义、放弃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2)孟子的义利观形成于我国封建制度确立的初期,由于受到历史和阶级的局限,难免包含一些封建糟粕。但是孟子的“义”所要求的尊敬长辈、非有勿取、修养气节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珍贵的精神遗产,对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文本自测区】一、阅读文中语段,完成13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4、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2.下列对原文有关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孟子拜见梁惠王时,梁惠王直言所谈之利,并不完全是切己私利,这从“利吾国”中可以看出。B.孟子回答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因势利导顺应梁惠王的话题,说之以“仁义”之利。C.因为梁惠王怀有谋利之心,孟子于是说以“仁义”之大利,用来消除梁惠王所贪图的眼
5、前之小利。D.孟子认为,讲“仁义”的人不会抛弃父母,不会不顾念自己的君王,因此,“仁义”足以立国。【明确】选B。并不是因势利导顺应梁惠王的话题,而是首先否定了他的张口说“利”。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译文:_(2)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译文:_【明确】(1)老人家,您不辞长途辛劳前来,将有使我国得到利益的手段吧?(2)但如果以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掉国君而夺取他的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
6、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孟子告子下)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译文:_(2)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译文:_【明确】(1)先生的志向是大的,但是先生打着利这一名号却不行。(2)这会使三军之士乐于休兵而喜欢仁义。素养发展文化传承【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383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