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课时训练 12 项羽之死(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资源描述:
-
1、课时训练12项羽之死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垓下(i)乌骓马(zhu)数阕()美人和之(h)B.麾下(hu)五千骑(q)田父(f)斩将刈旗(y)C.自度(du)能属者(zh)溃围(ku)瞋目叱之(chn)D.鴂船(y)十余创(chun)披靡(m)怜而王我(wn)解析:A项,“阕”应读“qu”;B项,“骑”应读“j”,“父”应读“f”;D项,“创”应读“chun”。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直夜溃围南出B.项王则夜起C.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D.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解析:D项,名词用作动词。其余均为名词作状语。
2、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B.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C.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D.我何面目见之解析:A项,“地方”文中为两个词,“地”意为“土地”,“方”意为“方圆、面积”;今义指地面的某一个特定地区。B项,“山东”文中指山的东面;今义指山东省。C项,“左右”文中指随从、部下;今义是方位词,左和右两个方面。答案:D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不利兮骓不逝逝:奔驰。B.项羽乃复引兵而东引:率领。C.然今卒困于此卒:士卒。D.马童面之面:面对。解析:C项,卒:终于。答案:C5.对下列各句句式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
3、项是()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一般陈述句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句所当者破被动句有美人名虞,常幸从介词结构后置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判断句A.B.C.D.解析:是定语后置句,是被动句。答案:D二、课内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木义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
4、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童面之面:面对。B.籍独不愧于心乎独:唯独,独自。C.持短兵接战兵:武器。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受。解析:B项,独:岂,难道。答案:B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C.不忍杀之,以赐公D.马童面之,指王翳曰解析:A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5、子独立性。B、C、D三项都为代词。答案:A8.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项羽知耻的一项是()A.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B.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C.乃自刎而死D.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解析:D项,表现的是项羽的勇猛。答案:D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之亡我,我何渡为!(2)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解析:(1)注意“何为”的固定结构。(2)购,悬赏征求。吾为若德,我送给你个人情吧。答案:(1)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2)项王于是说:“我听说汉王用重价千金、封邑万户来悬赏我的头,我送给你个人情吧!”三、延伸阅读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
6、4题。论项羽范增(宋)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到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
7、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
8、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苏轼卷,有改动)注:卿子冠军:即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援救赵国,途中,宋义畏缩不前,被项羽矫诏杀死。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仍称怀王。项羽称霸后尊熊心为义帝。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间:离间。B.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稍:稍微。C.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本:根本,本质的东西。D.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比肩:并肩,引申为地位相等。解析: B项,稍:渐渐。答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682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