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类型(河南专用)202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论语》十二章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2825
  • 上传时间:2025-11-09
  • 格式:PPTX
  • 页数:20
  • 大小:448.6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论语 河南专用202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论语十二章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河南 专用 2022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11 十二 作业 课件 新人
    资源描述:

    1、第11课 论语十二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雍也(yn)不愠(yn)曾子(zng)三省吾身(xng)B.好之者(ho)学而不思则罔(wng)逾矩(j)思而不学则殆(di)C.论语(ln)曲肱(gng)笃志(d)传不习乎(chun)D.一箪食(dn)不舍昼夜(sh)乐之者(yu)逝者如斯夫(f)答案1.AB项,“好”应读ho。C项,“论”应读ln。D项,“乐”应读l。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温故而知新(4)可以为师矣(5)择其善者而从之(6)切问而近思答案2.(1)温习(2)自我检查、反省(3)学过的知识(4)可以凭借(5)跟从

    2、(学习)(6)恳切 3.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不亦说乎同,。(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答案3.(1)说 悦 愉快(2)有 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4.解释下列多义词。答案4.(1)替,给 担任,充当(2)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表顺承,相当于“就”“才”(3)了解 知道,懂得(4)愉快,快乐 以为快乐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以散文体为主,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后世尊为“圣人”“至圣先师”。C.论语东汉时被列为“七经”之一,共20篇,其篇名是后人加的,通常取自开篇的前两个字。D.论

    3、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三十而立”“温故知新”“箪食瓢饮”等。答案5.A 应是“以语录体为主”。6.默写。(1)2021安徽中考学而不思则罔,。(2)2021连云港中考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3)2021苏州中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2021岳阳中考子曰:“三军可夺帅也,。”(5)2021自贡中考,可以为师矣。(6)2021河北中考在论语子张中,子夏认为,“博学而笃志,”,仁德就在其中了。(7)2021黄冈中考改编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行,“,”(十二章),我们以最饱满的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答案6.(1)思而不学则殆(2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匹夫不可夺志也(5)温故而知新(6)切问而近思(7)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一、课内精读。(13分)1.2022天津实验中学滨海学校期中下面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章强调,读书学习要按时温习,还要不断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共同获得进步的喜悦。B.第四章中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再次强调了复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C.第六章中颜回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这也是孔子喜爱颜回的重要原因之一。D.第七章谈到了对于学问和事业,有三种态度,即“知”“好”“乐”,孔子认为“知”是最有效的态度。答案1.D 第七章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是“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据此可知,孔子认为“乐”是最有效的态度。故选D。2.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忠”和“信”的理解。(3分)答案2.【答案示例】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信:诚信。孔子的意思是替别人做事要竭尽自己的心力,和朋友交往相处要讲诚信。(3分)【解题思路】作答本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分析可知,“忠”的意思是竭尽自己的心力,“信”的意思是诚信。孔子的意思是替别人做事要竭尽自己的心力,和朋友交往相处要讲诚信。3.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

    6、有哪些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4分)答案3.【答案示例】在学习方法上的观点:要多复习,要学思结合,要找到学习的乐趣所在。(1分)在学习态度上的观点:要热爱学习,要态度谦虚,要珍惜时间。(1分)体会:这些观点对我们很有参考价值。比如“学而时习之”就告诉了我一个非常有用的学习方法:学习后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我每周复习,每次考试前复习,都觉得掌握的知识又多了一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更深入了。老师都说我综合能力强,我知道,这是经常复习的结果。(2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概括即可。在学习方法上的观点,根据“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分

    7、析,可得出要多复习;根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分析,可得出要学思结合;根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析,可得出要找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态度上的观点,根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析,可得出要热爱学习;根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分析,可得出要态度谦虚;根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分析,可得出要珍惜时间。然后从中选择一点,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体会即可。4.“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题能不能调换位置?为什么?(4分)答案4.【答案示例】不能。这三个句子针对的对象依次是“他人”“朋友”“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顺

    8、序,更好地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调换位置后就会破坏这种顺序,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高尚的品格。(4分)二、素养提升。(4分)5.周三下午的第二节课学完十二章后,老师让同学们找时间背诵这篇课文。园园准备第三节自习课开始背,燕燕打算下午放学后回家去背,小文计划第二天早读的时候背。请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以描述大脑遗忘规律的“遗忘曲线图”(见下图),说一说这三位同学谁的背诵时间安排更合理,为什么。(4分)5.【答案示例】园园同学的背诵时间安排更合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学习后如果不及时复习,就会很快遗忘);学完十二章后,园园趁着还没怎么忘记的时候及时背

    9、诵,效率会比较高(记忆效果会比较好)。(观点1分;理由3分,其中发现遗忘的规律2分,结合园园的安排来分析合理的原因1分,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可知,学习后间隔的时间越短,记忆留存的比率就越大。根据园园、燕燕、小文三人的复习时间可知,园园最先复习,故园园的背诵时间安排更合理。答案2022新乡辉县期末改编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0分)(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10、师矣。”(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节选自十二章)(二)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节选自列子,有删改)【注】列子:即列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请:请教。关尹子:即尹喜,曾任函谷关令,擅长射箭。弗:不。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

    11、身。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人不知而不愠 愠:(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生气,恼怒(2)诚信(每空1分)2.(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做老师了。(2分。关键词:故、新)(2)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2分。关键词:逝、斯、舍)答案3.说说你对语段(一)第则的理解。(2分)4.从学习的角度看,语段(一)第则与语段(二)各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3.【答案示例】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道德修养,反省自己的行为;替别

    12、人谋划事情要竭尽全力,与朋友相处要讲诚信,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及时复习。(2分)4.【答案示例】语段(一)第则说明的道理是: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向他人学习。(1分)语段(二)说明的道理是:学习要善于掌握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1分)答案【参考译文】(二)列子学射箭,射中了(靶心),于是向关尹子请教(射箭)。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可以。”(列子)回去后继续练习。三年之后,又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忘掉。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也都应是这样。所以圣人不在乎存亡,而关心为什么会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南专用)202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论语》十二章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282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