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诗词三首-2022-2023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类文阅读理解(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课 古诗词三首-2022-2023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类文阅读理解部编版 古诗词 2022 2023 学年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课文 阅读 理解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古诗词三首类文阅读知识点:抓住关键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课内阅读(一)(2022秋河南南阳四年级统考期中)再按要求做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1把古诗补充完整。2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诗中有景:“篱落疏疏一径深,_”,“茅檐低小,_”,诵读这些诗词,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诗中有情: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哪一颗星没有光?_?哪一次我的思潮里_?”诗句表达了诗人_。【答案】1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2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3树头新
2、绿未成阴 溪上青青草 哪一朵花没有香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对大海深沉的爱【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诗词识记默写能力。本诗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全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意思是: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3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识记默写及理解。“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3、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出自冰心的繁星,本节全文: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大海波涛汹涌,广阔无垠。当人们面对蔚蓝的大海、聆听阵阵涛声时,就会禁不住思潮翻滚,不由得惊叹大海的博大深沉。这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仿佛自己的胸怀就像大海一样博大深沉。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冰心,曾经有过无数次这样的感受。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呼告手法直抒热爱大海的胸臆。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与花香,星光使夜空熠熠生辉,鲜花馥郁
4、的香气令人陶醉,这些都是充满诗情画意、无比美好的事物。诗人以此来衬托、强调大海对自己的巨大影响,从而抒发热爱大海的情怀。(二)(2022秋四年级单元测试)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4从诗中的“_”和“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时节。A篱落疏疏 B新绿未成阴 C追黄蝶 D菜花5“_”“_”这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儿童的天真活泼和好奇、好胜的心理。6读画“”的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4B D5急走 追6孩子们奔跑着,追逐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找不到它们了。【分析】4本
5、题考查内容理解。暮春:农历的三月,即是春季的末期。篱:篱笆。疏疏:稀疏。不能看出是暮春时节。新绿未成阴: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菜花:菜花丛。以上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时节。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6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
6、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学生可据此,组织好语言进行表达即可。如:孩子们奔跑着追逐那美丽的黄色蝴蝶,但是蝴蝶飞到了黄色的菜花丛中,和菜花融为一体,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三)(2021秋河北保定四年级统考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清平乐村居_,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7把词句补充完整。8按提示填空。清平乐村居中,“_ ”是词牌名,题目是_,村居的意思是_。这是一首描写_的词作,词中描写了_、_、_、_等这些平常的景象。这首词的
7、作者是_代的_。作者经历连年战乱,当看到乡村的这些生活场景时,他可能会想: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中“相媚好”写出了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B“最喜”一词体现出了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C词的上阕描写了北方乡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生活的喜爱之情。10“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A调皮、可爱。B奸刁、撒泼等恶劣行为。C游手好闲,品行不端正的人。11清代诗人高鼎也同样有描绘农村生活的诗村居,以下诗句出自其中的是()A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
8、风放纸鸢。12读词的下阕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请写一写。 【答案】7茅檐低小溪头卧剥莲蓬8清平乐 村居 乡野农家宁静的生活 田园生活茅屋小溪 青草 田地 宋 辛弃疾 要是人人都能过上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那该多好呀!9C10A11C12例如: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分析】7本题考查的是对清平乐村居的背写的掌握,平时要多读多听多说多写。8本题考查有关词的文学常识、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感悟。这首词出自宋代的辛弃疾。“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意思是住在乡村。这是一首描写农村宁静安
9、适的生活景象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茅檐、小溪、青草等景物及锄豆、织鸡笼、剥莲蓬等农村的生活场景,抒发了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9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C项错误,词的上阕从“茅檐低小”到“白发谁家翁媪”,不仅描写了江南乡村的景色,还写了一对亲密和睦的老夫妇。下阕重点写的是老夫妇三个儿子的活动。10考查字词解释。“亡赖”在本词中指“顽皮、淘气、调皮”。11考查作家作品。A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贺知章回乡偶书。B项“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C项“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
10、放纸鸢。”出自高鼎村居。12本题考查对词的主题的把握。下片写大儿子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点辅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的田园风光图,他一定是极度渴望和平,希望人人都过上这样的安定的生活。二、类文阅读(一)(2022秋四年级统考课时练习)课外阅读。冬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13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诗中表现这一时令特点的词语是_、_、_。1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本诗描绘的是一幅湖山雪景图。( )(
11、2)作者放眼望去,却意外发现“湖面已成冰”。( )(3)诗中“珠玉”指的是天上的星星。( )【答案】13冬季 雪山 奇寒 成冰14 【分析】诗的大意:雪后初晴,乘船在湖面上漂行,远远望去,山上盖满了白雪。风停了,反而让人感到更加寒冷。到了晚间,觉得整个世界似乎都已凝结成一个寒冷的冰块儿。船舱外面传来撑船的竹篙碰碎湖面上的冰凌声,宛如敲碎了珠玉一样,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才知道,湖面上都已结冰了。13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雪后初晴,在湖面上乘船漂行时看到的景象。由标题“冬日田园杂兴”和诗的内容可知,这是冬季的景色。诗中表现冬日时令特点的词语,有“放船开看雪山晴”中的雪山,“风定奇寒晚更凝
12、。”中的奇寒,特别寒冷。“不知湖面已成冰”中的“成冰”。湖面已结冰。14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判断。(1)这首诗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湖山雪景图。画中有人物,有风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描写,把冬季严寒的意境刻画了出来,是描绘冬景诗中的妙品。说法正确。(2)由原文“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雪后初晴,乘船在湖面上漂行,远远望去,山上盖满了白雪。风停了,反而让人感到更加寒冷。可知雪山是看见的景致。由“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可知船舱外面传来撑船的竹篙碰碎湖面上的冰凌声,宛如敲碎了珠玉一样,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才知道,湖面上都已结冰了。这是推测所得,不是看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295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