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6课《项脊轩志》学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脊轩志 粤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第四 单元 16
- 资源描述:
-
1、项脊轩志学案一、相关知识介绍:1、题解: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现在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2、归有光简介: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现在江苏昆山)人。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到60岁才中进
2、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3、归有光的散文:归有光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反对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主张,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反对“拾人之涕唾”,提倡“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他的这种文风,风格朴实,感情真挚,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归有光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中项脊轩志可为代表,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也很感人。他的散文的
3、特点是:即事抒情,真切感人。注重细节,刻画生动。语言清新,不事雕琢。结构严谨、文脉贯通。篇幅短小,言简意赅。4、文学知识小卡片:古今的中国文人常喜欢给自己的书房取一个雅致或富有深意的名字来表现自己的志趣追求,比如蒲松龄的聊斋,张溥的七录斋,姚鼐的惜抱轩,梁启超的饮冰室,周作人的苦雨斋等。“三五”表示“十五”。古人记时,往往以两个数字的乘积表示应有的数量。再如“年方二八”,表示为十六岁。“桂影”指月影,神话传说,月中有桂花树,所以用桂代月。二、预习思考题:(一)课文第1段里,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说说作者这种深挚的感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二)课文第2
4、段记叙了母亲哪几件往事?这些事情是怎样串连起来的?回忆起这些琐事,为什么会“语末毕,余泣,妪亦泣”呢?(三)第3段里叙述了作者束发读书轩中,祖母前来探望的一件事。说说祖母的言语举止表露了她怎样的心情?(四)课文第5段通过哪几个生活片断来抒写作者当年与其妻的亲密感情的?(五)这篇课文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三、归有光的寒花葬志阅读(一百一十二字,读之使人欲涕。名义上虽为纪念女婢,实则字里行间,写下的尽是对亡妻的思念。)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
5、;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项脊轩志练习1.下列加点词词义解释错误一项是()A迨诸父异爨迨:及,等到。B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关闭。C大母过余曰过:经过。D吾家读书久不效效:收效,指科举上取得功名。2.与“瞻顾遗迹,如在昨日”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D君臣相顾,泣下沾襟3.与“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妣抚之甚厚B儿之成,则可待乎C顷之,持一象笏至D此吾祖太常公宣德
6、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陈胜者,阳城人也B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于是遂遣相如西入秦C呱呱而泣某所,而母立于兹D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比去,以手阖门(2)余稍为修葺(3)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4)得不焚,殆有神护者(5)凡再变矣6解释下列句中的活用词。(1)雨泽下注(2)乳二世(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7指出下列句子所属的文言句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8翻译下列句子。(1)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2)妪,先大母婢也
7、,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3)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项脊轩志练习答案1C探望2D看(A反而B拜访C只是)3C助词,补充音节。(A代词,代老妪B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代词,代象笏)4B于是,就(A结构助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译为“的地方”;语气助词,表停顿,引出判断C连词,表修饰;代词,你的D副词,才;副词,竟然)5(1)等到(2)维修(3)像(4)大概(5)两次6(1)名词作状语,向下(2)名词作动词,喂奶,哺育(3)名词作状语,亲手7(1)判断句(2)省略句,“使”后省略“之”(3)状语后置句(4)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读书”后省略“于”8(1)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