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类型考点07 议论文阅读之句段作用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考点归纳及分类训练(全国通用).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6161
  • 上传时间:2025-11-0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95.1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考点07 议论文阅读之句段作用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考点归纳及分类训练全国通用 考点 07 议论文 阅读 作用 备战 2022 年中 语文 归纳 分类 训练 全国 通用
    资源描述:

    1、考点07议论文阅读之段落作用类【考点分析】议论文阅读注重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对文章段落的安排及作用有所理解。议论文段落作用类题目设问的方式通常为:说说某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选文第x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第x段文字能否去掉?谈谈你的看法。联系文章,谈谈文章这样结尾的好处。有人认为,将第x和第x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理由和看法。【技巧点拨】分析议论文段落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分析这一段的论述内容及其与中心论点的关系,从结构上看与题目、开头、上文、结尾是否有照应关系等,要看议论文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根据段落具体内容去具体

    2、分析。一、议论文首段作用。1、结构上:点题(或解题、交代题目由来)(知识补充:点题就是用扼要的话把谈话或文章的中心意思提示出来。点题有两种形式,一是明点,就是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愿的含义;二是暗点,就是在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的点出题意)开门见山,提出的观点,引出论点或论题,引出下文;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与结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增强说服力2、 内容上:引用名言、事例、故事,或以某种社会现象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证明论点;摆出错误的论点和相应论据,为下文批驳树立靶子;用的方法,论证了的论点;充当事实

    3、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议论文中间段落作用1、结构上:引出下文;总结(照应)上文;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阐述的内容,引出下文关于的论述。 2、内容上:x句本身就是论点;如果运用了举例或道理论证,则作用往往是论证论点。三、议论文结尾段落作用1、结构上:补充论证,深化中心论点;看与题目、开头、上文是否有照应关系。2、内容上:总结全文,提出的中心论点;强调的中心论点;指出议论的意义和作用,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启发人们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四、第x段能否删去答题模板:(一般情况)不能;第x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对(中心论点)起补充论证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分论

    4、点;如果删去,就不能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所以不能删去。【典型题析】一、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高国成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抗反动派军队,还是对垒日本侵略军,我们从来没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总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军具有“逢敌亮剑、英勇顽强”的血性虎气,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也充分印证了这样一句真理: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如今,少数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年轻官

    5、兵,对强敌有少许“恐高心态”,对精神能否战胜利剑有所怀疑,对传承军人血性的意义认知不足,对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决心不足。有的唯技术论,认为技不如人,打赢胜算不大;还有的唯武器论,认为器不如人,无法与对手较量。剑之利靠科 技,剑之雄靠士气,剑之魂靠血性。战场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军人血性和勇气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 点”。武器上的差距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观念上有“代差”、精神上有“落差”。武器装备上的不足可以通过意志、精神和信念等因素来弥补,而心理上的“恐高”不消除,精神上的“准备”不到位,未战先怯、遇敌先怂,何足一战?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

    6、素,只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我初入朝的6个军无一辆坦克;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部,我一个军才数十部,仅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依然靠军号和哨子。但是,志愿军打赢了战争,获得了对手的尊敬,靠的就是“东方之谜”的神奇、“钢少气多”的魅力,以及“原木在移动”的震撼。!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缺失战斗意志,丧失必胜信念,打仗必败!甲午战争中,清军与日军的装备差距不大,但少数官兵没有敢于亮剑、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一遇强敌,要么逃跑,要么投降。如此恐惧心理、恐战心态,再先进的武器也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枪是不会自己动的,需要勇敢的心和

    7、强有力的手来驾驭。朱德元帅也说过:“勇敢加技术,就战无不胜。”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有所提升。但武器依然要靠人来操作,人始终是武器的灵魂和主宰。有了人的现代化,有了人的智慧和血性,人与装备才能完美结合,发挥最大战斗力。心胜则兴,心败则衰。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装备力量、技术力量来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多么强大,恐怕都难以支撑。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敢于亮剑、血战到底的意志、血性和精神。(选自解放军报)【注】原木在移动: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

    8、。于是联合国军士兵用“原木”来称呼让他们震惊不已的中国军人。【问题1】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开头引用拿破仑的名言,引出文章中心论点;作为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思路点拨】解答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类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结构上: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2)内容上:由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引出 论点(或论题);由名言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摆出有错误点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引出论点 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易于

    9、读者接受和理解。【问题2】选文结尾段落能否删去?为什么?【参考答案】不能。结尾段在结构上总结全文。在内容上再次发出号召,强调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意志、血性和精神,引人深思。【思路点拨】解答议论文结尾段的作用类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标题。(2)内容上:深化中心论点;发出的号召人们;补充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严密;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们去关注或思考的问题。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咬牙”是一种修炼向贤彪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

    10、频繁,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

    11、,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颈

    12、。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_。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人民日报(2018年05月15日,有删改

    13、)【问题】选文段能否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不能调换。第段“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与第段的内容相照应,是递进关系。如果调搜顺序,就不能照应前文也容易造成逻辑混乱。 【思路点拨】(1)找到所要调换的段落,通读理解段意。(2)明确题干要求调换的段落之间及其与 前后文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照应关系。题干要求调换的段落的前后文中,往往有一句话或一段内容与之对应,形成照应关系。递进关系。段落之间步步深入,逐层阐述,调换后容易造成逻辑混乱。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3)联系文章内容,说明不能调换的理由。答题格式:先表明态度(能或不能)再结合文章简述

    14、理由。 【变式训练】一、(2020江苏镇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责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坝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挂帅专家组组长,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咬牙坚守岗位,各地援鄂医疗队不顾风险、“最美逆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无数英雄勇赴险境,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稳固长城。品格可昭日月,精神感人至深。英雄者,国之干。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就在于他们挺身而出,肩鸿任钜,勇担重任。从保家卫国到见义勇为,从救死扶伤到舍己为人,中国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乏英雄。为什么总有英雄不惧危险、勇毅前行?为什么总有猛士直面考验、迎难而上?支撑英雄壮举的,是为民担当、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是心中

    15、那份割不断、扯不开的责任牵挂。英雄主义,包括以责任为己命、视责任比天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高扬英雄主义,同时也呼唤人尽其责、各司其职,号召全社会共同从源头上化解风险、抗击疫情。英雄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明白自己被寄子的使命。英雄慷慨激昂正气沛然,是因为他们摆脱了“小我”的束缚,找到了“大我”的寄托。英雄在前,激励我们每个人筑牢责任的堤坝,让无情的病毒寸步难行。面对英雄的奉献和牺牲,我们没有理由不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出己力、尽护、尽己责,多添、少添乱,英雄们就能少流一些泪和汗,英雄的家人就少一份担忧。这本身也是对英雄最好的保护、最暖的致敬。千难万险,尽心尽责就不

    16、惧风险:大计小计,人人有责是最佳之计。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人能置之度外的战争,每个人都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对普通人而言,做好自我防护就是责任;对党员千部而言,带头向前、全面防控疲情就是责任;对生产企业而言,加班加点保障物资供应就是责任;对患者和疑似病例而言,配合防治、努力康复就是责任。像英雄般心怀大爱、履职尽责,我们就能守护好亲人健康、同事幸福、朋友欢乐,守护好社会祥和、国泰民安。责任也意味明确定责、强化问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如果说责任是战胜疲情的向导,那么岗位就是战胜疫情的战场,职业精神就是战胜疫情的精神保障。疫情面前,回避没有出路;战胜疫情,责任不能缺席。责任是防控疲情的堤坝,也

    17、是托举幸福生活的坚实地基。人人行动起来,提升责任意识,立足岗位砥砺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我们的社会就能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就能更加强大。(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2月5日)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答案】示例一:责任是防控疫情的提坝。示例二:责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坝,也是托举幸福生活的坚实地基【解析】本题考查中心论点。论点是表达观点的陈述句,一般位于文章题目、开头、结尾几个位置,也可以结合文章的关键词句概括。结合文章整体,找到反复提及的关键词是 “责任”,这是本文的论题,文章谈到了英雄的责任、普通人的责往,每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才能能够防控疫情。故可用文章题目概括论点:责任是防控

    18、疫情的堤项。也可以用文章结尾段首句充当论点:责任是防控疲情的堤坝,也是托举幸福生活的堡实地基。2.文章第段和第段能否互换位置?请说明理由。【答案】不能互换位置。第段围绕“什么是英雄和英雄主义”进行论述,第段围绕“英雄激励我们每个人筑主责任的堤坝”进行论述。两个段落的内容是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所以不能互换位署。如果互换位置,违反逻辑事理。【解析】本题考查段落语序的辨析能力。分别概括两段内容。结合“英雄之所以为英雄 就在于他们挺身而出,肩鸿任钜,勇担重任”“英雄主义,包括以责任为己命、视责任比天高”可知;第二段主要论述什么是英雄和什么是英雄主义。结合“英雄在前,激励我们每个人筑晕责任的堤坝,

    19、让无情的病毒寸步难行”可知;第三段主要论述英雄激励我们每个人筑单责往的堤坝。分析两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先论述英雄和英雄主义,然后论述英雄对普通人的激励作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是递进关系,两段层层深入,所以不能调换位置。3.文章第一段列举事例有何作用?【答案】开头列举英雄的感人事迹引出本文的论点; 当前社会热点的探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高度赞扬。【解析】此题考查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开头往往为列举现象,讲述故事,它的作用是多重的。列举了事例(或 引用了名言),引出本文论点(或论题);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0、。第段写的是钟南山院士等英雄的感人事迹,高度赞扬了他们,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这也是本文的事实论据有力论证了本文的论点。4、“面对英雄的奉献和牺牲,我们没有理由不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学生,你的责任是什么?结合文本内容,简明扼要地概述。两点即可。【答案】示例: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提高健康意识;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与号召,增强危机意识;努力学好知识,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 ,提升责任意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明确思路:结合文本,作为中学生,说出两点自己的责任。示例:防控疫情期间,英雄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奋斗、努力,抗争,作为中学生,我 不能去前线,在后方我们也

    21、要担负责任,要严格的遵守国家的关于防控疫情的要求。作为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积累力量,为将来回报社会储备力量。二、(2018湖北襄阳)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陈 凌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竞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

    22、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23、。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妹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

    24、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景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

    25、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 请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解析】文章从3名男子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的照片写起,然后写到曾国藩、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和哲人的名言,最后得出结论“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由此可以断定,文章的中心论点在结尾段,从结尾段内容中概括提炼即可。2、 有人认为将第段和第段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案】影响。第段和第段分别对应第段中“阅读塑造丰盈的内心”“(阅读)给

    26、人以丰富的生活”两个分论点,且由“精神”写到“生活”,符合人们的一般认知规律。【解析】解答此题先明确自己的观点“会不会影响”然后再分析理由。第段通过曾国藩和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的事例,论证了“书籍是精神的营养品”这一观点,强调了书籍对精神的作用;第段论证了读书和生活的关系,强调了“读书能丰富人们的生活”。而这两部分内容正好与第段中“阅读塑造丰盈的内心”“(阅读)给人以丰富的生活”两个分论点相对应,所以两部分的内容不能调换,调换后前后不对应,论证的逻辑性就变得不严密。3、 第段面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答案】不能去掉。这一组

    27、关联词是递进关系,强调了“用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的重要性,使论证更严密。去掉后无此表达效果。【解析】解答时先明确自己的观点“不能去掉”,然后再阐述理由。从这个句子来看“不仅而且”是一组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递进关系重在强调后者,即强调“用心灵的眼睛观察”,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所以不能去掉。如果去掉,不能突出阅读的重要性,使论证变得不严密。4、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选文第段提到“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表明这则例子虽已被反复用过,但每次引用都足以让人震撼。B选文笫段中画线句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C第段中武亦妹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

    28、的独特气质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D.选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段针对一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答案】B【解析】 第段中的画线句没有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木质。即从正后两个方面去阐释道理。而这个句子强调的是“不屈意志”,是共同点,所以不属于对比论证。5、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说明理由。(3分)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味而士气涣散、训练消极,长官为此头痛不已。在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后,士兵很快就恢复

    29、了士气,积极投入训练中。【答案】 能。事例中士兵通过阅读丰富了精神生活,提振了士气,具体论证了本文“阅读可以丰盈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的观点。【解析】 议论文的论据是支撑观点的材料,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分析论据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分析事实论据时,一是事实要确凿可靠;二是事实要典型有代表性;三是事实与论点要统一。最后要对事实进行适当分析。分析道理论据时,要准确,与原文一致,不要断章取义。 分析论据的作用时的注意事项: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是用来证明论点或用来驳斥其他观点的。要注意的是有些分列几个分论点阐述中心论点的文章,那些分论点的论据同时又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所以分析论据的作用时应先看它直接证明了哪个分论点,而不一定是直接证明了中心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考点07 议论文阅读之句段作用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考点归纳及分类训练(全国通用).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16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