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7 说明文句段位置-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点突破与专项训练(全国通用).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07 说明文句段位置-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点突破与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考点 07 说明 文句 位置 备战 2022 年中 语文 说明文 阅读 突破 专项 训练 全国 通用
- 资源描述:
-
1、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突破与专项训练(全国通用)考点07说明文阅读之句段位置【考点分析】说明文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而说明的内容往往直接制约着文章的行文思路、结构安排和说明顺序。近年来,通过考查学生句段位置的把握,从而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理解能力。【设问方式】说明文句段位置的考查,设问方式通常为:1.文章第段和第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2.把下面这个语段放回到文章中,最恰当的位置是在第段的前(后)?为什么?3.下面这句话放在A、B两处的哪一处更合适?为什么?4.文中画线的两句话能互换位置吗?请说明理由。5.某语段能否删去,为什么?【技巧点拨】一、句子位置1、设问方式:把下面语句放回到文章中,最恰当
2、的位置是第x段前(后)?2、答题思路:弄清句子的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哪方面。弄清各段说明内容。比对:看句子内容与哪一段最接近。判断句子类型:所考句子一般为总领句、总结句或过渡句。总领句一般放段首。总结句一般放段末。过渡句如果衔接前面的内容,则放段首;如果衔接后面的内容,则放段末。二、段落(材料)位置1、设问方式:下面一段话放在哪一段后面恰当?为什么?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可以,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2、 答题思路:析段落(材料):一般所给材料都是列举的事例,说明了某一事理,要抓总结句,把握主要内容。划分层次:可按说明顺序划分层次,把握主要内容。对比分析:a.若问题为“材料是否
3、可作为本文例子”,则需分析材料的主要内容能否说明文章所说明的事理,再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b.若问题是“材料应该放哪个位置”,则应结合文章各层次内容,探究其位置,可根据文章的段落作用和材料内容阐述理由。3、答题模板:结构角度:材料说明内容,放在x段,可以在结构上起到作用。内容角度:材料说明内容,与x段说明的内容相一致。说明方法角度:材料说明内容,放在段,可以作为事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事物特点(或与x段说明内容一致)。衔接角度:材料说明内容,放在x段,与上下文衔接紧密(或与文段中某句话内容相关联)。三、在某处补写句子答题思路:分析上下文,看上下文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位置及类型。(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总
4、结上文句、总领下文句)补写句子。(与上下文衔接紧密,语言简洁;总结性句子要注意前后文说明的事物特点和内容)四、 能否调换顺序或删除答题思路:分别概括各段说明的内容。 指出段落之间属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中的哪一种。 与前文(或后文)内容是照应关系。 属于哪一种结构关系。如总分式、递进式、承接式等 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五、 能否删除句段答题思路: 对内容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句段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在结构上起作用。 在说明顺序上属于顺序。【典型题析】一、 (2021嘉定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吗?享受着人工智能带来便捷的同时,人们常不无担忧地问:人工智
5、能会超越人类吗?它会不会像黑客帝国中的矩阵一样,成为人类的统治者?人工智能(简称AI)的传说可以追溯至古埃及,真正崭露头角则是在20世纪。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们提出了AI这个概念,试图模拟和拓展人类的智能并应用于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1962年,第一台搬运机器人诞生;1965年,第一台具有声光“感觉”的机器人诞生;1966年,第一台聊天机器人诞生机器人成了人工智能的代表。其实工厂里的智能机器、家庭中的智能家电、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等都是人工智能的杰作。AI真的具有智能吗?毫无疑问,计算机可以进行计算,它的所有智能都建立在计算这种功
6、能之上。以AlphaGo战胜人类的围棋高手为例,AlphaGo存贮了很多棋谱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每一步棋输赢的概率,知道最有可能获胜的下一步棋。它没有创造出前人没有过的下法,也没有战胜对手的主观愿望,可是它的每一步棋都是高手的真传,这样的优势积累起来足以令人类的个体望尘莫及。人工智能据说也可以写诗,只要给它足够数量的文字资料作为语料库,再通过编程让它从语料库里选择一些文字按照一定的原则排列组合,就变成了一首诗。乍一看,这些诗像模像样、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细细推敲就觉得不伦不类,无法承载人类的情感与理性。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工智能的诗作流传,可见在创造性的领域,人工智能想追上人类还遥遥无期。为了让人
7、工智能变得更聪明,计算机科学家不断向脑科学取经。如果把大脑的信息处理比喻成一个黑箱,有信号的输入,有信号的输出,输入和输出之间是神经网络的信号传递。计算机矩阵破解了这个黑箱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用矩阵中的点来模拟神经元的发放频率,用矩阵中的线(公式)来模拟神经元的整合规律。计算机矩阵看似庞大复杂,其实远比人类大脑简单和单调。计算机矩阵通过一次一次地拟合,确实可以把一些简单的输入-输出之间的联系模仿得比较逼真,主要集中在感觉输入-运动输出这样的反射性活动方面。对于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思维、推理、联想等脑的高级功能,计算机可以说是无从模仿。人们最担心的一点就是:人工智能会不会拥有自我意识,有朝一日反
8、抗人类?对于这个想法,相信绝大多数脑科学家会报以一声苦笑。什么是自我意识?脑科学目前对这个问题一筹莫展,在未来的漫长岁月中,能够把自我意识相关的神经回路、神经递质弄清楚就不错了,至于这些物质是怎么变成精神的?在哪一个层面,那些电流、那些化学物质就形成了可以驰骋古今、纵横四海的意识?这是比黑洞还要深奥的秘密。 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是:就让人工智能在运动控制、计算、识别的方面发挥所长吧!至于情感、意志、决策、想象、创造这些方面则交给人类来做。人类不应该害怕被机器超越,人类要不断超越自己不要让人性的弱点被AI放大,无休止地破坏和改变自然,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问题】以下这段文字放在文章哪两段之间
9、最恰当?(填写选项)请阐述理由。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类,机器人可以微笑,也可以说出“我爱你”这样的话语,可是它毕意是硅晶和金属制作的,不是生命有机体。只是当机器人的外形看起来和人类极为相似的时候,当它的语言通过图灵测试令人类真假难辨的时候,人们该如何对待它们,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A. 第段与第段 B. 第段与第段C. 第段与第段 D. 第段与第段【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写人工智能不是生命有机体,但作者提出了它的语言通过图灵测试令人类真假难辨时,人们该如何对待的问题。第段正是对这一问题给出的明智的答案。同时,这段文字内容紧承第段人们对人工智能会不会拥有自我意识的担心。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
10、面小题。为什么统计数据有时会“撒谎”收集统计数据是一项复杂而又精细的工作,每一步都有出错的可能。即使所有的细节都万无一失,最终得到的数据里也会隐藏大量的陷阱。如果盲目地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有时会得出一些甚为荒谬的结论。统计学家曾经调查过铀矿工人的寿命,其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在铀矿工作的工人居然与普通人的寿命相当,有时甚至更长!难道统计结果表明在铀矿工作对身体无害甚至有益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只有那些身强体壮的人才会去铀矿工作,他们的寿命本来就可能长一些;正是因为去了铀矿工作,才把他们的寿命拉低到了平均水平,造成了数据的虚假独立性。这种现象常常被称为健康工人效应。有虚假的独立性数据,就有虚假的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616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