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七中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5课《伤仲永》(第2课时)研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伤仲永 辽宁省丹东七中202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5课伤仲永第2课时研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辽宁省 丹东 2022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 课时 研学案 答案 新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5课伤仲永(第2课时)学海拾贝文学常识、重点词语复习有的放矢1.在疏通文意及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就是通过记叙_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主要采用了叙事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这种叙议结合,就事说理的好处是以真实生动的事例说明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既令人信服,又给人以意味深长的思考。 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3.讨论,本文分为几个部分,那些详
2、写,那些略写,为何这样安排? 课文详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仲永才能衰退及最终平庸无奇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扬帆起航各个击破 学习第一部分。 1.“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那些语句可以反映出仲永天资聪颖?(文中划出) 3.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3、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人。 4.“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学习第二部分 1.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述了什么道理? 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4、2.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 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 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 3.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4.作者认为人的天资和后天教育培养是什么关系?哪方面更重要? 5.天资聪颖,是一个方仲永式的神童,你将怎样做?如果你学习成绩一般,你应该怎样做?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品读课文,探究文章的美点,体味其妙处 l.本文借事说理,叙事平实,说理自然,叙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731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上语文课件(C)-神童的秘诀_沪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