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1.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桂花雨 部编人教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桂花 精品 教案 教学 设计 小学 优秀 公开
- 资源描述:
-
1、桂花雨教学设计1. 会认“箩、杭”2 个生字,会写“懂、兰、箩”等 10 个生字,理解“婆婆、糕饼”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3. 品读重点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感情。4. 学习并运用结合重点语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5. 想象课文中描写摇桂花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l 重点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和“桂花雨”中,感悟语言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l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1.
2、 字词教学。注意“缠”是翘舌音,读“chn”,“浸”读“jn”,不读“qn”。左右结构的字有“懂、糕、饼、浸、缠、捡”6 个,都是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有“兰、箩、婆、茶”4 个,书写时注意上下的比例。对“糕饼”的理解可以进行看图识字,对“浸”字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2. 阅读理解。注意“缠”是翘舌音,读“chn”,“浸”读“jn”,不读“qn”。左右结构的字有“懂、糕、饼、浸、缠、捡”6 个,都是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有“兰、箩、婆、茶”4 个,书写时注意上下的比例。对“糕饼”的理解可以进行看图识字,对“浸”字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
3、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3. 表达运用。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在讲到这句话时,可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以便对母亲的话有更具体的感受。如:这里的环境很好,母亲会怎么说?再如:这里的水很甜,母亲会怎么说?课文全部学完以后,可仿照“摇花乐”的片段,以 乐为题, 写一段自己童年的生活趣事。1. 预习提纲(1) 课前搜集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2) 在文中画出 2 个会认字和 10 个会写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婆婆、糕饼”等由生字组成的词(3) 课前思考下列问题:什么叫“桂花雨”?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桂花雨”?课文为什么以
4、桂花雨为题?(4) 初读课文后,思考并与同学交流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回忆。2. 多媒体课件l 教学课时2 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 2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识“桂花雨”,品读“桂花雨”的香。一、导入课文。1.(由“雨”这个词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板书:雨)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它?(课件出示相关的词语)春雨绵绵 牛毛细雨 细雨如烟蒙蒙细雨 瓢泼大雨 狂风骤雨 倾盆大雨2. 点出课题。今天,当代女作家琦君将给我们带来一场与众不同的雨桂花雨。(补全课题,生齐读)3. 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1)
5、为什么叫“桂花雨”?(2)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桂花雨”?(3) 本文为什么以桂花雨为题?4. 要想把这些问题搞明白,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通过学生熟悉的雨导入新课,感受桂花雨落下的情景,引导学生质疑课文内容,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初读的要求:1. 读准字音。2. 读通句子,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 检查预习:分类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针对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引导正音,切实让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指导“浸” “缠”的读音。)不懂 兰花 箩筐 婆婆 糕饼沉浸 纠缠 茶叶 捡起3.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
6、确、读通顺。4. 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5. 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只有投入了才能有所收获。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结合文中的一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6. 指导学生朗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扫除阅读障碍的同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并且联系生活实际读好相关句子,这样的课堂才是扎实的、有效的。三、精读感悟。1.初识“桂花雨”。(1)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是指很多桂花一起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2) 文中是怎么说的?(生齐读)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
7、,好香的雨呀!”(关注感叹号,指导学生读出对“桂花雨”的赞叹。)(3) 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桂花雨”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句并写上批注。(4)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5) 集体汇报:这是一场 的桂花雨。(请用上一个词概括说一说。)这是一场 的桂花雨。生 1: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板书:香)。生 2:这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板书:乐)。生 3:这是一场难忘的桂花雨。(板书:难忘)生 4:这是一场充满思念的桂花雨。(板书:思念) 2.品读“桂花雨”之“香”。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交流,触摸文字的温度。(1) 课件出示:
8、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变成肯定句。(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浸”本来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什么? “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投入的、陶醉的、忘我的、沉醉的感觉。)想象一下,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借助老师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老师再小结:不论走到哪里,房前、屋后,左邻、右舍,村里、村外都会闻到桂花的香味;不论白天干活,还是晚上休息,都会闻到桂花的香味。总之,香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让芬芳的桂花香飘满整个教室,飘满整个校园,飘满我们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