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落花生 部编人教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精品 教案 教学 设计 小学 优秀 公开
- 资源描述:
-
1、落花生教学设计课题落花生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 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榨、榴”等6 个生字,会写“亩、播”等 8 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理解“便宜、爱慕”等词语的意思。2. 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3.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第一课时教
2、学目标1. 认识“榨、榴”等 6 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会写“亩、播”等 8 个生字。2.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一、激趣导入1谜语导入:【设计意图】运用钟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 年 2 月 3 日1941 年 8月 4 日),名赞堃(k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主要
3、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4. “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出示课件 2)5. 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谜语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 3)1.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 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
4、,评议读的情况。(出示课件 4)【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种花生、收花生。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吃花生时的议论。)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
5、居然收获了。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 5)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汇报交流。(出示课件 6)(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2)质疑、解疑。“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堂小结及拓展延四、布置作业1. 会写课后 10 个生字。2. 熟读课文。伸()分钟3. 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1. 我
6、现在不方便(binpin)把进价告诉你,不过这件商品已经非常便(binpin) 宜了。2. 花生可以榨(zhzh)油,还能做出各种美味来,用途真的很多。二、辨字组词。亩()播()亭()母()翻()停()三、用下列加点词语造句。1.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 没过几个月,花生居然收获了。【答案】一 1. binpin2. zh二、一亩播种亭子母亲翻开停止三、1.我们要保护动物,不要伤害它们。2.我居然也能做出可口的饭菜,真是太神奇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2.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
7、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1. 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2.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既能回忆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又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重点,有的放矢。】新课教学()分钟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课件 7)1. 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 自然段) 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 自然
8、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2. 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出示课件 8)3. 小组讨论交流。4.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课件 9)(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出示父亲的话。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课件 10)父亲的话中提到了 、 四种事物, 父亲认为虽然 、 、 让人一见就 , 但是和 相比,还是 最可贵。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出示课件 11) a“ 爱慕” 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 爱慕之心”?b. 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c. 什么是“最可贵”?父
9、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设计意图: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设计意图:采用理解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 到启发。】(板书: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 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出示课件 12(a) 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b) 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c) 我们不需要外表美。()板书:对比的手法:落花生和
10、桃子、石榴等对比。 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出示课件 13)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 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这样的品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2)体会第二层意思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