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 腊八粥教案及反思2.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 腊八粥教案及反思2 部编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腊八粥 教案 反思
- 资源描述:
-
1、2腊八粥教学目标1.会写“腊、粥”等13个生字,会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内容,能分清详略并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语文要素】3.能找出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与同学交流感受。4.能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写出其特点及对它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能分清课文详略并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13生字,会写1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模仿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写出其特点及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一、谈话导入1.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于是,民间逐渐形
2、成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2.你们对腊八粥有什么了解么?指名学生谈谈对腊八粥的印象。(播放腊八粥视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腊八粥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作者及资料介绍 1.沈从文(19021988),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主要作品:边城长河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2.知识链接: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学完第一课我们知道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我国喝腊八粥的传统习俗始于宋代,至今已有千余年。古人在这一日祭祀祖先和
3、神灵,祈求丰收吉祥。三、预习反馈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预习:指名读生字新词,注意纠正字音。(课件出示会写字)3.引导学生从生词的音、形、义三方面了解需注意的地方,并相互交流。(注意:“粥”字的三部分都要写窄长,“米”的中竖要长,两个“弓”左小右大。“敖”左部横画间距均匀,右部捺伸展;四点底的第一点为左点。“褐”字左部是“衤”,左伸右缩;右部上窄下宽,右下略向左斜。)4.全班齐读生词。(课件出示) 腊八粥 感觉 沸腾 何况 搅和 资格 可靠 罢了 猜想 猜想 肿胀 惊异 粉碎 总之 染缸 解释 浪漫 奈何 褐色 嘟囔 松劲 要不然 大匙大匙四
4、、初读感知1.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课文。2.用几个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小结:课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粥和喝粥的事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3.根据课文,组内交流完成思维导图:腊八粥煮粥 分粥 交流提示:同学们刚才的概况很完整,老师想问问你们,是如何概括出来的呢?师小结:对于写事的文章,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六要素进行概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紧扣文中的主要人物“妈妈”和“八儿”,并结合课题来概括,这样降低了难度,概括效果会更好。(语文要素)(二)研读赏析1.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的美味的?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并画出文中描写腊八粥的句子。
5、2.感受美食,介绍美食:细读第1段。学生交流。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1)“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以点代面,表现人们提到腊八粥时的反应,侧面说明了腊八粥是老少咸宜、大众都喜爱的美食。(2)抓住重点词句,如“糊糊涂涂”“大碗大碗”“大匙大匙”等,想象粥的制作过程和人们吃粥时的感觉;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沸腾的粥的样子,从“叹气”一词体会运用拟人的好处,感受腊八粥的美味。3.教师小结:读完第1自然段,字里行间透出了“甜甜的腻腻的”味道,有声有色有味,热
6、气腾腾,使人仿佛真切地看到、闻到、品到传统节日美食腊八粥。4.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方法指导:可描述这种美食的制作过程,从食材的选择到烹饪方法都可进行描述。可从视觉、味觉、嗅觉等方面进行描述。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描述更加形象、生动。仿写示例:牙齿刚长齐的小孩子,背着书包上学的少年,须发皆白的老人,提到热干面,谁都觉得鼻子里涌起一阵芝麻酱的浓郁香气。把面条烫熟,加一点盐、酱油、醋、蒜泥、酸萝卜丁,再浇上一大勺浓稠的芝麻酱,撒上少许葱花,一碗正宗的武汉热干面就成了。拿起筷子,一边搅拌,一边闻着热腾腾地往上跳跃的香气
7、,面还没开始吃,口水已经流了三尺长,何况,这一碗面,够顶半天饿呢!四、初读感知1.给下面的标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沸腾(f fi) 唾液(tu t ) 甜腻(n l)汤匙(ch sh) 栗子(s l ) 浓稠(dio chu)2.根据下列解释写词语。(1)混合、掺杂;扰乱。 ( )(2)指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多表示不满。 ( )3.填空。本文的作者_,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 ,散文集 等。第2课时课时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领悟作者是怎样把主要部分写详细的,并能体会到详略得当的好处。(重难点)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一、复习导入 1.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