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18届中考语文考前模拟试题三.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漳州市 2018 中考 语文 考前 模拟 试题
- 资源描述:
-
1、福建省漳州市2018届中考语文考前模拟试题(三)(全卷共6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在答案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做答!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2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折戟沉沙铁未销, 。 (杜牧赤壁)(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小住京华,早又是, 。 (秋瑾满江红)(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 (刘禹锡陋室铭(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诗经蒹葭)(7)我们常引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
2、 , ”来强调一个人应不受环境影响,保持崇高的个性节操。(8)李白行路难诗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2.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B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C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朱自清的背影和魏巍的我的老师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D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编年体通史史记。3.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面的题目。(6分)一程山水,一段故事。是谁在西湖冬日里留下断桥残雪的清幽?是谁在圆月当空时咏起“千里共婵娟”的s愿?是谁在康桥的柔波中吹响了别
3、离的笙箫?是谁在 【甲】 (寂寥 寂寞)的雨巷里停zh了丁香般窈窕的倩影?时光荏苒,斯人已不知何处,但他们留下了为世人所赞颂。闭上眼,只觉得一股清气扑面而来。不再 【乙】 (自怨自艾 自鸣得意),把一缕深藏的情意,凝于笔端的绮丽,独自妖娆,兀自清逍。(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2分)s愿( ) 停zh( )荏苒( )(A. rn B. nn) 绮丽( )(A. y B. q)(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上。(2分) 【甲】 【乙】 (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
4、,回答问题。(5分)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中“八百里”是指 。(2分)5.下面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上片一、二句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早晨醒来时听到了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B.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C.结句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下跌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D.本词写了词人刚刚正在军营中参加一场战斗
5、后的场面,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6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之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出自晋书儒林传)注释:乐陵:县名。属山东省。营:谋求。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怡:愉快。朱买臣:西汉吴郡人,家贫苦读,
6、妻嫌穷改嫁。后经同乡推荐任太守。6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3分)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有仙则名( ) 无案牍之劳形( ) 专精耽学( ) 时闻者多哂之( )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9从“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的角度,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各自不同的表现。(5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22分)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醉人的清香。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
7、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B)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
8、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A)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
9、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11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
10、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10. 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3分)A.标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心比作会开花的树,用树的成长来比喻生命的历程,形象贴切,寓意深刻。B.文章开头叙写儿时摘槐花,蒸炒槐花及槐花树轰然倒掉的内容是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作好铺垫。C.平实的语言、闪光的修辞、巧妙的结构、朴素的情感使文章充满了美感,引发心灵的共鸣。D.文章告诉我们无论是树还是人,都会遇到不幸,但只要保持平和心态、乐观坚强面对,就一定能抵达幸福的彼岸。11.根据提示,将方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6分)以物为线索以人为线索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
11、(1)(2)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3)12.联系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5分)(1)选文(A)句中“期待”“忐忑”用词精妙,请简要分析。(3分)(2)请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B)句。(2分)13.第段“两行清泪落了下来”一句中加点字“泪”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分析。(4分)14.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段中“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一句的理解。(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2分)学会赏识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历尽心血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人们皆惊叹于大卫像的辉煌,可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对这块雕刻大卫的石 材做出褒评。其实并非石头不美,只是无人赏识,
12、而米开朗琪罗发现了它,并赏识它是一块用于雕刻的好石材,然后赋予了它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因为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疏朗的表现;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没有赏识,自我多了一份自卑,他人多了一份挑剔;社会多了一份冷漠,世界缺了一份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因为“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都必定有值得喝彩的地方”。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评价一位犯案数十起的小偷,赞扬他的细密心思,肯定他的灵巧手法。小偷听说后,金盆洗手,成为四十多家连锁店的老板。一位年轻人因一首情诗离开学校后,福楼拜给予他鼓励、赏识。终于,这个年轻人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这位年轻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 12 树林和草原课件 语文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