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方案(浙江省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七 《论语》选读.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复习方案(浙江省专用)
- 资源描述:
-
1、专题七 论语选读返回目录真题体验答题指津阅卷警示专题对练返回目录考情纵览返回目录进入新课标时代以来,福建、湖南、浙江等省份的高考语文试卷纷纷把古代经典列为高考必考内容,反映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思潮向以经典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帮助人们树立行为标杆,聚积“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旨在引导青年一代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接受经典的精神哺育,提高文化素养。浙江省考试说明规定,从2009年开始,论语为高考必考内容。五年来,浙江卷对论语的考查坚持不懈,题型也相对稳定,每年略有微调。考情纵览返回目录从上面的表格分析来看,五年来,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对论语的考查,涉及填空题和简答题两种,填空题比较少,只
2、有2011年和2013年出现了两次。除2010年是1道题之外,其他年份都是2道题。分值从20092010年每年都是4分,从20112013年每年都是5分。考查的目标涉及识记、理解、概括分析、赏析、评价这五个方面。其中概括分析和评价是考查的主流。考情纵览返回目录从选材特点来看,除2009年第一年单独取材论语,2010年从其他典籍中选取了一段材料,然后引用论语的内容并分析思想之外,后来三年,每一年除从论语中选一小段材料之外,还从中国古代其他典籍中选取一段材料,起到内引外联、旁征博引的作用,旨在扩大论语内涵的考查范围,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运用比较、迁移和拓展的手法,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答题时不能照
3、本宣科,体现了命题专家组对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的追求。考情纵览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真题体验专题七论语选读答案(1)颜子 恶衣恶食(2)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返回目录真题体验专题七论语选读解析(1)本题考查识记古文的能力。答题时,阅读所给材料,回忆背诵。(2)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经典论语的正确理解能力。答案正好一一对应题目所给出的三句话,一、二两段选文与面对贫富不同处境时出现的精神上的不同境界相关,它们看似是两句话,但表达的是同一层意思。第三句是用事实说明
4、问题,其中包含了具体的做法,从比较差异到指出某些做法,这样就构成了答案的两个基本点。要答得非常准确,需要较强的理解、归纳与概述能力。返回目录真题体验2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专题七论语选读真题体验返回目录专题七论语选读答案(1)答题要点:人应该知错改错;人不必回避错误。(2)答题要点:
5、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返回目录真题体验专题七论语选读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观点概括的能力。题干中没有“分别”二字,说明子贡与孔子的观点是一致的,因此,答题时可以从子贡或孔子的话切入,对他们阐述的内容进行层次划分,然后分点概括。例如,子贡的话的意思可分为两层,一是说君子之过,人皆可见;二是说,君子改过,人皆敬仰。由此即可概括出答案。回答本题时,考生还要注意“概括”题的一般思维过 程,即先根据题干找到原文中的对应信息,然后将原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
6、返回目录真题体验专题七论语选读(2)本题考查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选段所要表达的道理即第(1)题概括的观点,考生在本题中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具体指出日食、月食这两个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以及这一比喻与第(1)题观点的联系。返回目录真题体验浙江省的论语选读题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就是很少孤立地考查论语本身,而往往是与古籍中的有关观点或现实生活有所联系、有所迁移,或以某一个点生发,向论语溯源;或由某一古籍的观点引起,与论语相对比;或从不同的角度,对论语中的某一句话、某一种观点进行赏读。总之,这几种命题样式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都有所体现。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一、同质迁移2010浙江卷
7、 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答:_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分析指导 题实则两问,先由“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写出论语中与此段意思相仿的一句话,不仅是考查对论语相关内容的识记,也是考查对论语相关内容的同质迁移。两个不同的时代,两种不同的典籍,却有意思相仿的两种表达,其是否有渊源关系姑且不论,但这种同质化的比较和联系,需要考生们对论语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做到融会贯通。此段文字谈的是交友之道,同时也涉及君子与小人的
8、“义利观”。要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就要抓住两则材料之间的共同点“义利观”来分析。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答案呈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二、反向对比例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
9、非子)【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孔子:_ 韩非子:_(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答:_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分析指导本题两段文字分别节选自论语和韩非子。“仁”是孔子和论语这部书的思想核心;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品,他主张以法治国。所选取的来自不同的两部经典的文段,其为政思想和政治主张却截然相反。命题者故意选这两个语段,恰好形成正反对比。第(1)问,根据文段概括孔子和韩非子两个人的“为政观”,考生首先要读懂这两段话,其次要对儒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287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月亮姑娘 湘教版 (共25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