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2

类型《高考复习方案(浙江省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七  《论语》选读.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2873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PPT
  • 页数:42
  • 大小:738.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复习方案(浙江省专用)
    资源描述:

    1、专题七 论语选读返回目录真题体验答题指津阅卷警示专题对练返回目录考情纵览返回目录进入新课标时代以来,福建、湖南、浙江等省份的高考语文试卷纷纷把古代经典列为高考必考内容,反映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思潮向以经典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帮助人们树立行为标杆,聚积“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旨在引导青年一代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接受经典的精神哺育,提高文化素养。浙江省考试说明规定,从2009年开始,论语为高考必考内容。五年来,浙江卷对论语的考查坚持不懈,题型也相对稳定,每年略有微调。考情纵览返回目录从上面的表格分析来看,五年来,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对论语的考查,涉及填空题和简答题两种,填空题比较少,只

    2、有2011年和2013年出现了两次。除2010年是1道题之外,其他年份都是2道题。分值从20092010年每年都是4分,从20112013年每年都是5分。考查的目标涉及识记、理解、概括分析、赏析、评价这五个方面。其中概括分析和评价是考查的主流。考情纵览返回目录从选材特点来看,除2009年第一年单独取材论语,2010年从其他典籍中选取了一段材料,然后引用论语的内容并分析思想之外,后来三年,每一年除从论语中选一小段材料之外,还从中国古代其他典籍中选取一段材料,起到内引外联、旁征博引的作用,旨在扩大论语内涵的考查范围,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运用比较、迁移和拓展的手法,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答题时不能照

    3、本宣科,体现了命题专家组对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的追求。考情纵览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真题体验专题七论语选读答案(1)颜子 恶衣恶食(2)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返回目录真题体验专题七论语选读解析(1)本题考查识记古文的能力。答题时,阅读所给材料,回忆背诵。(2)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经典论语的正确理解能力。答案正好一一对应题目所给出的三句话,一、二两段选文与面对贫富不同处境时出现的精神上的不同境界相关,它们看似是两句话,但表达的是同一层意思。第三句是用事实说明

    4、问题,其中包含了具体的做法,从比较差异到指出某些做法,这样就构成了答案的两个基本点。要答得非常准确,需要较强的理解、归纳与概述能力。返回目录真题体验2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专题七论语选读真题体验返回目录专题七论语选读答案(1)答题要点:人应该知错改错;人不必回避错误。(2)答题要点:

    5、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返回目录真题体验专题七论语选读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观点概括的能力。题干中没有“分别”二字,说明子贡与孔子的观点是一致的,因此,答题时可以从子贡或孔子的话切入,对他们阐述的内容进行层次划分,然后分点概括。例如,子贡的话的意思可分为两层,一是说君子之过,人皆可见;二是说,君子改过,人皆敬仰。由此即可概括出答案。回答本题时,考生还要注意“概括”题的一般思维过 程,即先根据题干找到原文中的对应信息,然后将原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

    6、返回目录真题体验专题七论语选读(2)本题考查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选段所要表达的道理即第(1)题概括的观点,考生在本题中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具体指出日食、月食这两个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以及这一比喻与第(1)题观点的联系。返回目录真题体验浙江省的论语选读题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就是很少孤立地考查论语本身,而往往是与古籍中的有关观点或现实生活有所联系、有所迁移,或以某一个点生发,向论语溯源;或由某一古籍的观点引起,与论语相对比;或从不同的角度,对论语中的某一句话、某一种观点进行赏读。总之,这几种命题样式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都有所体现。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一、同质迁移2010浙江卷

    7、 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答:_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分析指导 题实则两问,先由“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写出论语中与此段意思相仿的一句话,不仅是考查对论语相关内容的识记,也是考查对论语相关内容的同质迁移。两个不同的时代,两种不同的典籍,却有意思相仿的两种表达,其是否有渊源关系姑且不论,但这种同质化的比较和联系,需要考生们对论语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做到融会贯通。此段文字谈的是交友之道,同时也涉及君子与小人的

    8、“义利观”。要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就要抓住两则材料之间的共同点“义利观”来分析。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答案呈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二、反向对比例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

    9、非子)【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孔子:_ 韩非子:_(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答:_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分析指导本题两段文字分别节选自论语和韩非子。“仁”是孔子和论语这部书的思想核心;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品,他主张以法治国。所选取的来自不同的两部经典的文段,其为政思想和政治主张却截然相反。命题者故意选这两个语段,恰好形成正反对比。第(1)问,根据文段概括孔子和韩非子两个人的“为政观”,考生首先要读懂这两段话,其次要对儒

    10、、法两家的基本思想有一个大概了解。解答第(2)问,则是在第(1)问的基础上,结合文段,对两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答案的表述要彰显其核心的不同点,其次要评价各自的长短,表达自己的看法。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答案呈现】(1)为政以德 以法治国(2)孔子认为“法政”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三、多维赏读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1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答题指津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_(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答:_答题指津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分析指导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利用陆德明在经典释文的另一种句读,引出对两种不同的句读所产生的不同含义的探究,这便是对一句经典的多维度解读欣赏。句读的不同倒在其次,命题的实质和目的在于对该句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不论哪一种解读,孔子的“仁”心不变。答题时,还要注意两种句读所造成的字面意思的不 同。原材料中的句读,表达了孔子只关心人的伤亡,对马的伤亡则不闻不问的态度,体

    12、现了孔子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以人为本的思想。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的点读法,则表达了孔子先关注人的生命,再关注马的存亡的思想。两个维度的意思有所不同,但其“仁”的核心却是一致的。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答案呈现】(1)贵人贱马 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2)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专题七论语选读答题指津返回目录返回目录阅卷警示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阅卷警示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阅卷警示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答案(1)“忠”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即“己

    13、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分)(2)孔子认为君主与臣子都要各守本分,君主要以礼待臣,臣要以忠事君,同时认为以忠事君,是指以忠于职守的行为和态度来侍奉国君,体现的是一种诚信与尽责,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态度,与直接忠于君主本人的行为不同。(2分)而董仲舒则认为“忠”只有一种理解,只能一心一意忠于“上”(皇上),不论是非曲直,唯君主的意愿是从,否则为“患”(祸害),这是一种愚忠、盲忠,不值得提倡。(2分)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14、论语公冶长)画线句中的“与”字,一般解释为“赞同”,而清人刘逢禄的论语述何则将其解释为“和,同”。(1)根据这两种解释,分别把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2)联系孔子善于施教的特点,谈谈你对这两种解说的看法。(3分)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答案(1)我同意你(子贡)的看法,是不如他(颜回)。我和你(子贡)都不如他(颜回)。(各1分)(2)第一种解说虽推崇了颜回,但对子贡的态度太过生硬,何况子贡已有自知之明且不失诚实谦虚,此乃孔子问话的用意所在。第二种解说则更高一筹:既褒赞了颜回,也嘉许了子贡,维护了他的面子,还显示出了孔子的谦逊。(看法,1分;前后两点理由,各1分,意思对即可)专题七

    15、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甲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乙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1)选文甲中,子路所说的“长幼之节”和“君臣之义”分别指什么?(2分)(2)同样身处乱世,子路认为“不仕无义”,陶渊明却将出仕视为“误落尘网中”。你如何理解并评价这两种人生观?(3分)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答案(1)“长幼之节”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依尊卑秩序的合礼言行。“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出仕,来辅佐

    16、君王治理天下。(2分)(2)子路: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1分)陶渊明:不逢迎世俗,洁身自好。(1分)对比两人的选择,子路的选择更有社会责任感,而陶渊明的选择是听从内心的呼唤。这两种做法都是个人追求,无对错之分。(1分)(理解2分,评价1分,评价言之有理,即可给分)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何以论之?和氏之

    17、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子解老)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1)子贡在反驳棘子成时说“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意在强调_的重要性。(1分)(2)根据这两段文字,请你对棘子成、韩非子的文质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答案(1)文(文饰)(1分)(2)棘子成认为君子只需良好的本质,无需文饰,这种认识过于片面;(1分)韩非子认为君子是喜欢良好的本质而厌恶文饰的,文饰只能掩盖本质之丑,而不能发扬其美,这种认识将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根本对立起来,过于绝对。(2分)正确的文质观应是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8、(1分)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5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庄子外篇骈拇)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1)孔子与庄子的人生态度是不一样的,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2分)孔子:_ 庄子:_(2)针对文中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谈谈你的看法。(3分)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答案(1)入世(积极用事)出世(顺其自然)

    19、(每空1分)(2)为了维护“礼”,实施仁政,实现人生追求,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具有积极意义,但有脱离当时的客观现实之嫌。庄子把依循本真、顺其自然当作人生最完美的追求而轻视仁义,有失偏颇。我们既要积极用事,又要顺应自然。(孔子、庄子的态度各1分,自己的观点1分)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备内)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1)从上面的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2分)孔子:_韩非子:_(2)有人认为第二则材料中董仲舒的义利观是对孔子义利观的继承和发展,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专题七论语选读返回目录专题对练答案(1)重义轻利 重利轻义(2)不同意。董仲舒的义利观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完全排斥利,造成了价值观上的严重偏颇。孔子不完全排斥利,他认为追求正当的利是可以的,但反对见利忘义。专题七论语选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复习方案(浙江省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七  《论语》选读.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287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