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93 使文章内容变得深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93 使文章内容变得深刻 2018 届高三 语文 难点 突破 100 93 文章内容 变得 深刻
- 资源描述:
-
1、难点93 使文章内容变得深刻“深刻”的文章主要表现为:文章富有哲理性,思维有严密的逻辑性,观点具有极强的启发性。“言有尽而意无穷”,“深刻”的文章读后让人深思,给人启迪,使人产生共鸣,回味无穷。那么如何做到“深刻”呢?具体来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深入挖掘,透视本质。好文章离不开文采、意境,但文采出众、意境深远的文章若没有被深刻的思想点化,便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感染力。大凡优秀作文,往往既有深邃的思想内容,又饱含诗情,情理相透。它的思想内容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如记叙类文章常常寓其于“物”或“景”之中,以强烈的感性形象激发读者的理性思考;议论类文章则常常借助于严密的逻辑推
2、理,层层推进,揭示人生哲理。2寻根究底,揭示根源。要能透过表象深入内核,挖掘出本质性的东西,在常见的观点或常谈的说法上再进一层,揭示事物本质,见人所未见,论人所未议。如对于题目为“滴水穿石的启示”的文章,考生可这样展开思路:第一问:滴水一定能穿石吗?回答:滴水必须坚持不懈地滴才能穿石。第二问:滴水坚持不懈地滴就能穿石吗?回答:滴水还要对准一个地方滴,才能穿石。第三问:滴水坚持不懈地对准一个地方滴,就能穿石吗?回答:滴的水必须是那种水,石头必须是那种石头,否则就会形成钟乳石。由此,经过不断追问,考生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滴水要想穿石,须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这滴水必须是一滴能够穿石的水;第二,这滴
3、水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穿的石头;第三,这滴水要坚持不懈地滴;第四,这滴水要对准石头的一个地方滴。由此,考生可得出关于人成功的论断,即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同样须要具备四个条件:自身具备可以成功的素质,选择的方向适合自己,坚持不懈,目标专一。这样就可以层层深入地把事理的本质揭示出来。3深入浅出,振聋发聩。言论精辟,道理深刻,见解高明,鞭辟入里,凸显哲理,这是“深入”;措辞浅显,设譬形象,主次分明,条分缕析,言简意赅,这是“浅出”;晓人以理,启人心智,言近旨远,发人深省,这是“振聋发聩”。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以植树应“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来比喻治民之理,说明下达政令应顺应老百姓的生活
4、需要和劳作规律,从而使之能“蕃吾生而安吾性”。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其微博中写道,中国应当取消小学英语课,取缔社会上的少儿英语班,增加国学教育。对于王旭明的上述言论,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佳作展台】学语言也是场战争按马克思的观点,语言是一个民族中最稳定的因素。一个民族的语言一旦消失,整个民族也就消失了。所以日不落帝国英国,要让英语横行天下;所以德国要让被其占领地区的人民学德语;所以抗战时期日本要让东三省的人民学日语从这里不难看出,学语言就是一场战争。这
5、场战争中,需要汉语的作战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应该投入更多的“兵力”,用于巩固汉语阵地。这应体现在评价体系中,即“授勋”应以对汉语的投入程度为标准。比如,小学生应取消英语成绩的评比;大学毕业,以国学成绩为基准;考研究生,汉语必须良好,不再把英语作为必修科目等。想想盛世中的唐朝人为什么得到国外友人的崇拜,为什么那时的外国人以学汉语为荣?那时候就没有开展外语学习吗?有!唐代人虽然也学外语,但更重视本民族的语言,他们在无形之中,以经济文化为依托,打赢了语言的战争!既然是战争,就应该进退得宜。退一步,有理!在晚清到民国,乃至建国后某些时段,我们的经济文化落后,要向外国学习,此时从小学开始学英语是可以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