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清七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清七 新人教版 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新人
- 资源描述:
-
1、检测内容:第六单元得分_卷后分_评价_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D )(2分)A凛冽(ln)俯瞰(kn)鲁莽(mn)风餐露宿(l)B.储存(ch) 舷窗(xun) 凸现(t) 五脏六腑(f)C.毋宁(w) 概率(l) 合拢(lng) 心有灵犀(x)D.羸弱(li) 负荷(h) 迟钝(dn) 忧心忡忡(chng)【解析】A.鲁莽(mn);B.舷窗(xin);C.合拢(l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2分)A蹒跚轮廓渡假姗姗来迟B癫狂 遨游 湮没 海市蜃楼C吞噬 稠密 蒙胧 不期而至D闲暇 烧灼 蔚蓝 千钧重负【解析】A.渡度;B.邀遨;C.胧眬。3下
2、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D )(2分)A他在科学大会上的即兴演讲条理清晰,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B“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这是值得中华儿女耀武扬威的大事。C看他那惊心动魄、魂不守舍的样子,我们无法想象他刚刚经历了什么。D.高明的画家往往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解析】A.“语无伦次”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用在句中与“条理清晰”矛盾,且不合语境。B.“耀武扬威”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是贬义词。用在句中褒贬失当。C.“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多用于内心感受,不能用来形容“样子”。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B )(2分)A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创造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将“创造”改成“开辟”。)B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方式”改成“方法”。)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度假村的建设,要力争做到合理开发,精心规划。(调换“合理开发”和“精心规划”的顺序。)D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贫困户能否顺利脱贫,关键在于贫困户立脱贫之志,勇于脱贫。(去掉“能否”或在“立脱贫之志”前加一个“能否”。)【解析】B.成分残缺,应删去“使”。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伟大的悲剧一文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
4、的英雄和他的队伍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描写,赞颂了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B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开启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C.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是刘慈欣,他所创作的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D纪晓岚,字昀,明代学者、文学家,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著有阅微草堂笔记。【解析】纪昀,字晓岚。注意区分古代的名与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5、。纪昀为清代人。6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1)_可怜夜半虚前席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2)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商女不知亡国恨_,_隔江犹唱后庭花_。(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诗句是:_政入万山围子里_,_一山放出一山拦_。(4)约客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交代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的诗句是:_黄梅时节家家雨_,_青草池塘处处蛙_。7综合实践。(8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论。(不超过15个字)(3分)材料一:从引发全民背古诗热潮的中国诗词
6、大会,到以“读信”形式带给人全新感动的见字如面,再到“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的朗读者最近,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了观众的强烈追捧。材料二:2017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4%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40.9%的受访者认为这类节目的吸引人之处在于能使人感受到文化之美,61.0%的受访者期待文化类综艺节目发掘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电视观众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2)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5分)成语还原:在图一中,原成语是_依依不舍_;在图二中,原成语是_十全十美_。(2分)现象评议:你怎样看待这种成语
7、改造现象?(3分) 示例一:不赞同。这种成语改造会误导中小学生对成语的认知与运用。示例二:赞同。这种成语改造能让商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二、阅读理解(45分)(一)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
8、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1)阅十余岁(经过,经历)(2)竟不可得(终了,最后)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3分)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11在寻找
9、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3分)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二)背叛在南极探险的途中,森和队伍失散了,伴随他的只有那少得可怜的行囊和一条属于他的狗。他们在雪地里走了两天两夜,只有极少的干粮,渴了就吃两口雪。恶劣的环境已使他们筋疲力尽。他们艰难地跋涉,不停地用雪擦拭冻僵的皮肤。他们已不知要走向哪里,只希望能看到人迹,或者被他们的队伍发现。但行囊里所剩无几的食物让森意识到也许他们挺不到救援的到来。因为威胁除了体力不支外,还有来自身边这只同样忍受着饥饿的雪橇犬。这两天他
10、早已感到它的急躁不安,还有夜间那双直盯着他的碧绿的眸子。终于,所有的食粮已经用完,能够找到的任何食物都没有了。森感到他如果再吃雪就会从里到外冻成冰。这时候,他的犬突然向前跑去,在正对着他两米左右的地方转身站住,摆出像狼一样的威胁的姿势。平日忠实的眼神已经被贪婪所吞没,往常亲昵的低吟这时已变成野兽般的咆哮。森知道,他和这只西伯利亚雪橇犬的争斗终于来了。森从包里抽出一把备用的砍刀。霎时间,人和犬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得异常尴尬。两个都一动不动,也许谁都不愿先打破这个僵局,也许谁都在等待着最佳时机以攻击对方。对于一个体力不支但手握武器的人和一条有着锋利牙齿但筋疲力尽的狗来说,也许人的胜算稍大些。森紧握着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