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文学与文化常识含解析20180806229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 高考 2016 _2018 语文试题 分项版 解析 专题 15 文学 文化 常识 201808062291
- 资源描述:
-
1、专题15 文学与文化常识2018年高考1【2018年高考江苏卷】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A下围棋 荡秋千 抖空竹 放风筝B抖空竹 荡秋千 下围棋 放风筝C下围棋 放风筝 抖空竹 荡秋千D抖空竹 放风筝 下围棋 荡秋千【答案】D【解析】美人风筝,从“妙剪裁”“好风相送”中也可以推断出是“放风筝”,所以排除C项,选D项。当然“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也符合“下围棋”意境,“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恒娥到月边”符合古代女子荡秋千
2、意境,且前两句是“画阁盈盈出半天,依稀云里见秋千”。【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试题点评】江苏高考近三年一直注重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2017年是考查“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2016年是考查“文化宫为评书、古琴、尾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今年变成“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由文化艺术到文化名人再到体育活动,考查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但形式基本没变,都是借助对联来考查。2019年的高考在文学文化常识方面应该还会有。2【2018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
3、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攻陷徐州后,派遣张辽劝降陷入困境中的关羽,关羽提出了“卸甲”的三个条件,这一情节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形象。B茶馆中,秦仲义说:“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他说的“那么办”是指通过收回房子、卖掉土地等途径,筹集资金来开办工厂。C风波中,七斤曾经在喝醉后骂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是“贱胎”,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奋力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给毁了,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的性情极好,从不向丈夫要钱,她有着天
4、使般的温柔,她的善良和忍让反衬了葛朗台的冷漠和贪婪。【答案】CD【解析】旧生活,丝毫没有想到从复辟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这说明他依然是麻木、胆怯、愚昧、盲从,政治上无知,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当时农民的典型形象。D项,“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错误,从书中来看,男孩儿来到茅棚,看见老人那双满是伤痕的手,哭了起来,然后给老人送来了热咖啡,并表示要跟他一起出海去打鱼。【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识记能力。该题的难度越来越大,原来考查的时候,仅仅是考查对名著情节、人物特点等识记能力,现在的考查上升到鉴赏的程度,无形中加大
5、了难度。但今年所给出的错误选项难度倒是不大。如C项,“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是针对人物事件设置的误区,只要阅读了鲁迅的风波就知道七斤的辫子是在进城时被人剪掉了,并非是他自己剪掉的;“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这是针对人物形象特点设置的误区,难度也不是很大。如D项,“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这是针对小说的情节设置的误区,该信息源在小说的最后,难度也不大。本题五个选项,考查了五本名著,涉及古今中外,考查的内容包括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情节的分析,融概括与赏析于一体。3【2018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1)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
6、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请结合这一情节,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6分)(2)巴金的家中,梅表姐因躲避炮火再次来到高家,她在花园里看见觉新站在树下,她“嘴唇微微动一下,像要说话”,最终还是“转过身默默地走了”。请说明梅表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4分)【答案】(1)处变不惊,性格坚强;处置果断,能力出众;分配得当,处事公平;轻财重义,顾全大局。(2)心中仍有旧情,想跟心上人说话;婚姻现状和礼教束缚,不便单独与觉新见面。【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来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这其实是考
7、查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只不过要求结合固定的章节来分析。题干对该章节的内容做了简单介绍,即“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结合书中老太太的分派处理来看,如面临家庭变故,“却说贾母叫邢王二夫人同了鸳鸯等,开箱倒笼,将做媳妇到如今积攒的东西都拿出来,又叫贾赦、贾政、贾珍等,一一的分派”,可见处变不惊,性格坚强;老太太的分配中,既顾及到荣国府,也顾及到宁国府,既顾及儿子辈,也顾及孙子辈,同时还有衣服饰品的分配,同时还留下五百银子好把林黛玉的棺材送回南去,等等,在这些分配中,足可看出老太太的能力之强,处事很公平,轻财重义,顾全大局。考生只要能了解这一大章中老
8、太太的分派处理即可概括出答案。寡回到了娘家。军阀开战,梅跟着张太太和琴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这是二人之间的关系,此时二人再次相见,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该如何说起,从梅的表现来看,说明她心中对觉新仍有旧情,想和觉新说话,但婚姻现状摆在那儿,封建礼教摆在那儿,二人的私下见面已不合理,更何况是私下的交谈?解答本题,必须明确二人的关系,才能体会此时梅的心理。【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试题点评】考纲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但分析近几年的考题,我们会发现,考查的内容越来越细致、具体,包括重要的形象、情节、主题、艺术特色、个人感受等。应对方法:一要点面结合,范
9、读与精读相结合,既要了解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把握全篇的主题思想与语言风格。又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精读其中重要的章节(回),例如名著中最能体现重要人物性格的主要情节;名著中最能体现作品思想意义的情节;名著中最能体现艺术特色的章节,名著中对全书思想内容的展开最具意义的章节。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技法、语言风格、作品主题等多个侧面作读、写、议结合的专题训练。如进行复述、评点、批注、讨论交流等。 二要化整为零,强化记忆、落实到位。名著考查的内容明显记忆性特征较突出,因此要细水长流,不间断的复习记忆。教师可以帮学生整理出一些重要信息,节省学生的时间,印成讲义,供学生记诵。
10、每周学生之间可抽点时间互相交流提问本周记诵的内容,以便强化。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每周一练,这样,通过记诵、检查、练习再到记诵,达到巩固记忆效果的目的。三要留下个人的思考。2010年的考题:老人与海中,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14年的考题:鲁迅故乡的结尾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因为希望不过是“自己手制的偶像” 接着,“我”又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两个想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了作家什么样的心态?2015年的考题:边城中,端午赛龙舟,二老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
11、碰上翠翠。翠翠没有说话,到处找黄狗。黄狗泅水而来,翠翠说:“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翠翠对黄狗说话这一情节,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如2017年“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么样的观点”,如2018年“巴金的家中,梅表姐因躲避炮火再次来到高家,她在花园里看见觉新站在树下,她嘴唇微微动一下,像要说话,最终还是转过身默默地走了。请说明梅表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类似的题型需要平时阅读及记诵时融入个人的思考及看法,并在笔记上写下来,这对作文素材的积累也大有裨益。4【2018
12、年高考天津卷】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四书语录体舍生取义逝者如斯夫B三国演义章回小说以时间为序拥刘反曹三打祝家庄C家现代小说巴金高觉新激流三部曲D哈姆莱特悲剧文艺复兴莎士比亚卡西莫多【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试题点评】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点面结合记忆法。在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方面,我们都要做到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注重全方位的复习(就是注意相关联的知识点)。在做高考复习题时,有些知识点往往关键节点就在一处,只要把握住了,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举例: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
13、记、事半功倍。其次:再来了解一下纵横结合记忆法。因为每个时代不同,所以每一位作家的写作背景也就不相同,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横的联系。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纵横交错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网,达到快速而牢固的记忆。举例: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最后:重点了解门别类记忆法。在记忆一些文学常识时,我们可以把所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在按照相同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成:考点分类、风格分类、地位评价分
14、类、文章体裁分类、题材人物分类、等等。举例: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 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2017年高考1【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ABCD【答案】D【解析】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十年幕府”是杜甫的经历,“蜀”是四川,也是“草堂”的所在
15、地;“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野老”,杜甫自号“少陵野老”;“群鸥”,杜甫在自己的诗里也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来形容自己。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今年的江苏卷注重对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考查。此类试题在平时的练习中都有所涉及。这与历史人物和对联的配对属于同一种类型的题目。首先依据题干明确要求,比如本题,“杜甫草堂”,人物是“杜甫”,地方是“草堂”,应先在脑海中回顾如下知识:人物的生平经历、经典诗句、人物的思想特点、历史贡献、字号、活动的地方;然后依据这些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比如中就暗含了人物的经历、朝代以及草堂的地点;中涉及人物的字号和经典诗句。2
16、【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品评天下人物,认为当世只有自己和刘备可称英雄。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有了夺取天下的雄心。B边城里,第一个端午,翠翠在河边等爷爷,突然一阵害怕:“假若爷爷死了?”后来,爷爷在雷雨的夜里死去,死亡的阴影让小说笼上一层淡淡的忧伤。C子夜前三章用吴老太爷之死把军、政、工、商、学等各界人物聚拢到一处,为小说全景式反映中国社会面貌、剖析中国社会性质奠定了基础。D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送哈姆莱特赴英国,实际是要借刀杀人,后来哈姆莱特识破了克劳狄斯的奸计,撕毁了给英王的国书,才得以脱险。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鱼时体会到
17、大马林鱼仿佛也是他的朋友和兄弟,不过为了渔夫的尊严必须杀死它。这一矛盾具有扣人心弦的张力。【答案】AD【解析】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江苏高考要求阅读的名著篇目为三国演义红楼梦边城呐喊子夜茶馆欧也妮葛朗台哈姆雷特老人与海。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中的一些片段、人物的行为、事情的起因结果等的考查。3【2017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2)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87868.html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