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课后专练散文情感主旨.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课后专练 散文情感主旨 2012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试题 课后 散文 情感 主旨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试题:课后专练散文情感主旨考点一分析评价情感态度1. (2010衡阳、张家界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古典之殇王开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视野中却杳无了。比如古诗词中的盛大雪况:“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似我等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但儿时的冬天还算是雪气蓬盈,那一夜忽至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好歹也亲历过。可现在满嘴冰淇淋的孩子呢?有几个掊过雪人?有几个滚过雪仗?令之捧着课本吟诵那莫须有的“大如席”,他们会不会牙疼呢?真够难为那一
2、颗颗小脑瓜了。没有雪的冬天,还配得上叫“冬”吗?流逝的又何止雪花?在新生代眼里,不知所云的“古典”比比皆是立在常年断流的黄河枯床上,除了唇嗓的焦躁,除了满目的干涸与皴裂,你纵有天才之想象,又如何模拟得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之势?谁能打捞起千年前李太白心中的那份激情与豪迈?现代的孩子,除了疑心古人的夸饰骄言或信口开河,还会作何感想呢?今天的少年人真够不幸的。父辈师长把祖先的文学遗产交其手上,却没法把诞生那份遗产的风物现场一并予之,当孩子们动情地吟哦那些佳句时,还能找到多少与之匹配的诗境和画境?如果说,今日中年人,还能使出吃奶的劲去想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
3、话(毕竟在其童年记忆里,大自然还尚存一点朴素原色),那么孩子们,恐怕连享用残羮的福分都没了。古典场景的缺席,不仅意味着风物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失。不久的未来,那些对大自然原色丧失记忆和想象力的孩子,最终将对那些古典美学元素和人文体验彻底不明就里,如坠雾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水清且涟漪”每每抚摸这些诗经句子,除了对美的隐隐动容,我内心总有一股颤栗的冰凉。因为这份荡人心魄的上古风情,已无法再走出纸张永远!人类生活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人与自然最相爱的蜜月时光,已挥兹远去。或者说,她已遇难。阅读竟成了挽歌,竟成了永诀和追
4、悼。难道不应为此哭泣吗?语文教材中的众多游记,无论赏三峡、登黄山,还是临赤壁、游褒禅,及徐霞客的足迹文章除了传递水墨画般的自然意绪,更有着“遗址”的凭吊含义,更有着“黄鹤杳去”的祭奠意味。而我们在对之阐释时,难道就只会停留在汉语字解上?(比如“蒹葭”“雎鸠”,除了“某植物”“某水鸟”,就再也领略不出别的?)除了挖掘莫须有的政治伦理,就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满含敬畏和感激?除了匆匆的愉情怡性,就涤荡不出“挥别”的忧愤来?B11我想建议老师:为什么不问问孩子,那些美丽的“雎鸠”“鹿鸣”哪儿去了?为何再不见它们的身影?甚至促之去想,假若诗人闯入当代,他又会作何感?有何遇?发何吟?这难道不会在孩子心里
5、掀起一场风暴吗?B12我不知道老师们在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当儿,有没有升起过一丝隐隐伤感?有没有把一份疼痛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种进孩子的心里,那我要替我们的教育和家长感到庆幸,要为这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因为在未来,这粒小小的“痛”或许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来B13谁拥有孩子,谁就拥有未来。B14我相信,携带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当面对一片将被伐倒的森林、一条将被铲机推平的古街时,至少一丝心痛和迟疑总会有吧?这就有救了,最终阻止粗鲁的,或许正是那丝迟疑和心痛而它的源头,或许正是当年那一堂
6、课,那一枝无声的“疫苗”。B15在瑞典的语文教材和旅游手册中载有这样一件事:1971年,首都斯德哥尔摩,当市政工程的铲车朝古树参天的“国王花园”逼近时,一群年轻人站了出来,他们高喊着“拯救斯德哥尔摩”,用身体组成人墙,挡在那些美丽的古树前面终于,政府作出了让步,将地铁线绕道而行。多么幸运的树们啊,而其给新一代的瑞典人,也撑起了更加盛大的精神阴凉。几十年来,那些护树的青年,一直被瑞典公民视为心目中的英雄。B16读这些故事时,我深深被打动了。一群多么天然和童话的心灵啊,其力量源于健康的生命常识,源于对世间美学元素的珍惜。我深信,他们之所以有这样奋然的举动,一定与其童年启蒙有关,与早年那些围绕树的种
7、种审美记忆和生命情结有关正是那些印象和情结深深刺激并召唤着他们,才使之这般不顾一切地去行动B1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想,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树”不出这样的人来呢?像“树”一样郁郁葱葱、根深叶茂的“人”。(选自古典之殇,略有删改)设题本文文题为“古典之殇”。“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文内容具体回答。_答案:寄托了作者对古典场景流失,以及再也找不到那些珍贵的古典美学元素的悲痛之情;还有阅读诗经等古典文本时,难以真正走进古典的灵魂,与古典作了永别的哀悼之情。考点二概括归纳中心主旨2. (2010浙江宁波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家家有明月清风林清玄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陶罐和铁罐_人教新课标.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