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二轮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高考语文二轮练习三 WORD版含答案 2018 高考 语文 二轮 练习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18高考语文二轮练习(三)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于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形象或文化景点、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两组词语中各选一个进行联想,要体现人物形象或文化景点、文学意象的特征。(1)荆轲 项羽 刘邦 (2)橘子洲 康桥 雨巷例句:(1)烛之武,你深明大义,不计私怨,毅然应命。你,正是处于危难境遇中的国民要学习的榜样。(2)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1)人物形象:(2)文化景点、文学意象:【答案】荆轲,你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机智冷静,你,正是每一个奔赴前
2、线的战士要学习的楷模。 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仿写的基本要求是神似和形似。这段话仿写关键点是“体现人物形象或文化景点、文学意象的特征”“句式和例句一致”。2把下列句子整合成一个语意连贯的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大意)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创造出一个科学预言。这个预言是“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这个预言必定实现。【答案】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做出的“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的科学预言必定实现。
3、【解析】试题分析:句式变换主要有长短句互换、整散句互换、变式句和常式句互换,短句变长句,长句一般为单句,特征是只有一套主谓宾,把其它的句子分别变成单句的中的定语和状语。长句变短句相反,把成句的定语或状语变为单独的句子,然后提出句子的主干,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此题是短句变长句,注意先找到句子的主干,然后添加定语。3【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父母要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原生家庭。只有生活在父母身边,孩子才能够快乐,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成为栋
4、梁之材。这种联系不一定会影响每个人的整个一生。【答案】孩子并不是只有在父母身边才会快乐。孩子也并不是只有在父母身边生活才能成为栋梁之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推断的依据,然后仔细阅读句,明确句的表达方式,再从文段中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从而得出答案。本题从所给文段看,推断的依据就是“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句是对文段中“这种联系会影响人的一生”的否定,也就是说否定的是表述绝对的句子或使用必要条件的句子,依照这个形式,可找出文段中类似的句子:“只有生活在父母身边,孩子才能够快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成为栋梁之材”。最后按句的形式表述出
5、来就可以了。4【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下图是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校徽,请写出该图案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答案】参考:构图要素:校徽由一个圆形、校门、校名、牡丹山、G324国道、练江组成。寓意:造型为圆意喻潮师极富活力,似初升的太阳,师生团结奋进,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校门古老而极富艺术特征,体现潮师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底蕴;高大方正的门柱和横匾简洁、大方、有序,又体现了校训“正直做人,健康成材”的主旨;校门下方的二条横线表示324国道,最下面的水纹代表练江,水纹中变化为“CS”代表潮师,“潮师高中”标示学校校名及高中教育。【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
6、转换试题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把握图片的外形特点,注意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说明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对图片的含义要联系具体的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不能随意的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采用规范的说明性的语言,做到准确、简明、平实、清晰。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力求避免遗漏内容。5【河南省豫南豫北名校2018届高三精英联赛】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母校百年校庆之际,张教授的拙作互联网时代的共享文化在国际上获大奖,可喜可贺。B. 小张写作论文数据翔实
7、、论据充分,导师斧正一丝不苟、锱铢必较,论文产生了广泛影响。C. 你是这个行业的方家,以后我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希望你能不吝赐教,我定会感激不尽。D. 这是家侄毕业时送给我的钢笔,我已珍藏多年,每当看到它,都会回忆其那段难忘的时光。【答案】C二、古诗词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注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浦树:水边的树。散丝:雨丝。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8、。B颔联、颈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2本诗的尾联是如何抒发送别之情的?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1C“十分含蓄”错,泪水比雨丝还要密集,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1)直抒胸臆。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相送情无限”直抒别情之无穷无尽。(2)比喻。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语文5《搭石》优质课堂教学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