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学精炼:8 予岂好辩哉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96238
  • 上传时间:2025-11-13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19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论语 孟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学精炼:8 予岂好辩哉 WORD版含解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文王谟B邪说暴行有作C予不得已也 D师死而遂倍之解析A项,“谟”同“谋”;B项,“有”同“又”;D项,“倍”同“背”。答案C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咸以正无缺 咸:都B踵门而告文公曰 踵:至C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 行:实行D愿受一廛而为之氓 氓:流氓解析D项,氓:自外地迁来的民众。答案D3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B许子冠乎C劳之来之 D踵门而告文公曰解析C项,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答案C4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不同类

    2、的一项是()A劳力者治于人B奚冠C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D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解析A项,为被动句;B、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答案A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然,未闻道也B织席以为食C有大人之事D独居三年,然后归解析A项,虽然:古义,是两个词,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B项,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C项,大人:与“君子”相似,有时指有德者,句中指在位者;今义,指成年人或长辈。D项,然后:古今意义相同,均为连词,表示连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答案D6名句填空。(1)知我者其惟春秋乎!_!(2)作于其心,_;作于其事,_。(3)劳心者治人,_;治于人者食人,_,天下之

    3、通义也。答案(1)罪我者其惟春秋乎(2)害于其事害于其政(3)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阅读提升层阅读孟子中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孟子离娄下【注】被发缨冠:披散头发,帽带来不及系好地戴上冠帽。朱熹孟子集注:“不暇束发而结缨往救,言急也。”赵岐孟子注:“乡邻

    4、,同乡也。同室相救,是其理也,喻禹、稷。走赴乡邻,非其事,颜子所以阖户而高枕也。”7下面各项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禹、稷处于治平之世,身膺治理洪水、教导耕稼的重责,抱着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态度,刻不容缓地去拯救天下百姓。B颜回处于乱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箪食瓢饮,安贫乐道而自得旷达。C禹、稷与颜回的人生经历、行为特质无疑是两种不相同的形态,但却得到孔子至高的赞美。D孟子认为禹、稷与颜回执守着各自的原则,在这一点上他们都合乎事理的,即使将他们的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解析孟子认为禹、稷、颜回执守相同的仁义,即使将他们的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会因应身处之位,而表现出

    5、合乎那时所应有的行为。答案D8为什么孟子说“禹、稷、颜回同道”?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答案一个人立身处世,须信守原则。有时看似行为不同,但因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同样是正确的,虽然彼此的行为看似相反。三人的行为都是合乎中道的,都是体道之人。所以孟子认为如果他们能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会做出合乎其道的应有的行为。9孟子认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本章所举的禹、稷与颜回的生活环境、地位背景差别很大,但孔孟对他们都一致推崇,这给我们什么启示?_答案(示例一)人若能秉持良知善性,则不论身处何地,处境如何,得志与否,都可以体现

    6、大道,成就贤德。(示例二)人若能体道而行,则不论他做什么事情,是“泽加于民”,抑或“独善其身”,都将有益于世道,有利于社会群众。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译文:_(2)虽闭户可也。译文:_答案(1)禹、稷处于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进去,孔子认为他们贤能。(2)纵使把门关上都可以了。【参考译文】禹、稷处于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进去,孔子认为他们贤能。颜子处于政治昏乱的时代,住在狭窄的巷子里,一筐饭,一瓢水,别人都受不了那种苦生活,他却自得其乐,孔子也称赞他。孟子说:“禹、稷和颜回(处世的态度虽有所不同),道理

    7、却一样。禹以为天下的人有遭淹没的,好像自己使他受淹了一样;稷以为天下的人有挨饿的,好像自己使他挨饿一样,所以他们拯救百姓才这样急迫。禹、稷和颜子如果互相交换地位,颜子也会三过家门不进去,禹、稷也会自得其乐。假定有同屋的人互相斗殴,我去救他,纵是披着头发顶着帽子,连帽带子也不结去救他都可以。(禹、稷的行为正好比这样)如果本地方的邻人在斗殴,也披着头发不结好帽带子去救,那就是糊涂了,纵使把门关上都可以了。(颜回的行为正好比这样)”语言表达层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儒道两家的观点存在明显

    8、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截然对立,只是它们关注的问题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同而已。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使得它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1)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本身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结合文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2)请就“儒道互补”的理念对当今竞争社会的积极意义加以探究。(120字左右)_解析(1)回答理解、分析文化经典的问题,要注重两个方面:理解文化经典语句的意思;分析语句说明的道理、哲理、思想等。这道题要求从“儒道互补”的角度分析孔子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意思。回答问题时,可以先解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隐含的思想,然后结合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分析这样

    9、做与“儒道互补”有何关系即可。(2)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分析“儒道互补”的意义,然后分析“竞争”与“儒道互补”之间的关系。比如可以思考“竞争”中利用儒家能够做哪些、利用道家可以做哪些,然后再分析如果不用“儒道互补”结果会怎样等即可。答案(1)“天下有道则见”,主张国家“有道”则出仕,体现了儒家“有为”的思想;“无道则隐”,国家“无道”则安于贫贱,决不阿世求荣,这与道家“无为”的思想一致。两者合而为之,其本身就是“儒道互补”的体现。(2)在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儒道互补”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面对竞争,我们既要用儒家积极有为的态度去对待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执着前行,锐意进取,不轻言放弃。同时

    10、,又要用道家超逸无为的思想调节紧张的心态,做到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遭遇失败更要超然通达。12下面是中央电视台枯树的风骨这个节目中展示的枯树图片,请你为它配上一段文字,要求展现出枯树的风骨,有描述有评议,语言生动优美,40字左右。_解析抓住枯树风骨特点,有描述有评议,语言生动优美。答案这是一首不屈之歌,树叶掉完了,但光秃秃的枝丫,毫不气馁,张扬着不死的遒劲,诠释着什么叫执着。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校门建筑是校园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交通和安保。它与校园内的教学楼、实验楼等一样,重要的是实用价值。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注重实用。材料二:校门建筑是一所学校的“门面”,是

    11、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它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努力体现该校的办学理念。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彰显校园文化。你对校门建筑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_解析本题通过对某一事物发表观点来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对校门建筑可持三种基本看法,一是赞成体现实用价值,但是不赞成过度体现文化功能;二是反过来;三是主张既要体现实用价值,又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功能,二者不可偏废。答案(示例一)校门建筑的设计应秉持实用、简约、大方的原则。校门建筑是校园交通的门户,是校园安全的锁钥,实现这两大功能是校门建筑的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再讲求造型美观。因此,校门建筑要实用、简约、大方,而不应盲目攀比。那种一味追求高大、奢华,耗巨资建造校门的做法,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还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示例二)校门在建筑造型和风格上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不仅要实用美观,还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吻合。校门建筑是学校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对该校历史文化积淀和办学特色的诠释。因此,它应该是校园建筑的点睛之作,和学校的其他建筑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在校门设计上要讲究个性,不能千篇一律,应注重体现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学精炼:8 予岂好辩哉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623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