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学精炼:8 予岂好辩哉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孟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精学精炼:8 予岂好辩哉 WORD版含解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文王谟B邪说暴行有作C予不得已也 D师死而遂倍之解析A项,“谟”同“谋”;B项,“有”同“又”;D项,“倍”同“背”。答案C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咸以正无缺 咸:都B踵门而告文公曰 踵:至C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 行:实行D愿受一廛而为之氓 氓:流氓解析D项,氓:自外地迁来的民众。答案D3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B许子冠乎C劳之来之 D踵门而告文公曰解析C项,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答案C4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不同类
2、的一项是()A劳力者治于人B奚冠C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D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解析A项,为被动句;B、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答案A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然,未闻道也B织席以为食C有大人之事D独居三年,然后归解析A项,虽然:古义,是两个词,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B项,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C项,大人:与“君子”相似,有时指有德者,句中指在位者;今义,指成年人或长辈。D项,然后:古今意义相同,均为连词,表示连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答案D6名句填空。(1)知我者其惟春秋乎!_!(2)作于其心,_;作于其事,_。(3)劳心者治人,_;治于人者食人,_,天下之
3、通义也。答案(1)罪我者其惟春秋乎(2)害于其事害于其政(3)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阅读提升层阅读孟子中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孟子离娄下【注】被发缨冠:披散头发,帽带来不及系好地戴上冠帽。朱熹孟子集注:“不暇束发而结缨往救,言急也。”赵岐孟子注:“乡邻
4、,同乡也。同室相救,是其理也,喻禹、稷。走赴乡邻,非其事,颜子所以阖户而高枕也。”7下面各项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禹、稷处于治平之世,身膺治理洪水、教导耕稼的重责,抱着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态度,刻不容缓地去拯救天下百姓。B颜回处于乱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箪食瓢饮,安贫乐道而自得旷达。C禹、稷与颜回的人生经历、行为特质无疑是两种不相同的形态,但却得到孔子至高的赞美。D孟子认为禹、稷与颜回执守着各自的原则,在这一点上他们都合乎事理的,即使将他们的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解析孟子认为禹、稷、颜回执守相同的仁义,即使将他们的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会因应身处之位,而表现出
5、合乎那时所应有的行为。答案D8为什么孟子说“禹、稷、颜回同道”?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答案一个人立身处世,须信守原则。有时看似行为不同,但因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同样是正确的,虽然彼此的行为看似相反。三人的行为都是合乎中道的,都是体道之人。所以孟子认为如果他们能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会做出合乎其道的应有的行为。9孟子认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本章所举的禹、稷与颜回的生活环境、地位背景差别很大,但孔孟对他们都一致推崇,这给我们什么启示?_答案(示例一)人若能秉持良知善性,则不论身处何地,处境如何,得志与否,都可以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623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第9课 木兰诗-【精品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课件(部编版·五四学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