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整册教案第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l 人教新课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整册教案第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l 人教新课标 年级 上册 语文 同步 教案 17 地震 中的 新课
- 资源描述:
-
1、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8个生字,会书写11个生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来源:ZXXK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的思想品质的方法。【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让我们观看一段视频。(播放地震视频)你有什么
2、感受? 师:悲伤、难过、痛心,当我们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被废墟掩埋了的生命时,都只能以眼泪来祭奠他们。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也发生了一场地震,有一对父子,他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2.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几矶、暴爆、虚墟、匝砸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颤”为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提,左半部分要写的紧凑一些。“疾”为半包围结构;其中里面不是“失”字。 “混、砸、砾、爆”为左右结构;注意左小右大 “爆”左边不是“火”。注意整个字的结构。 (2
3、)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2. 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来源:学&科&网在1994年美国洛山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坚持38小时,终于在一片废墟中救出自己儿子和儿子的同伴。3.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 shn j hn x x mn bo chn j l z洛杉 矶 混乱 昔日 废墟 阿曼达 爆炸 颤抖 疾步 瓦砾 砸碎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词语理解:昔日:刚强不屈的气概。瓦砾:破碎的砖头或瓦片。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疾步:快步行走。三、精读领悟1.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1):有一
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人们受到了伤害。第二部分(2-4):父亲强忍悲痛,赶去学校救儿子。第三部分(5-11):父亲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非常伤心。 第四部分(12-24):父亲奋不顾身挖了38个小时,终于发现儿子,并救出儿子,两人紧紧拥抱。2.第一部分品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故事发生背景?(图片文字介绍1994年美国洛杉矶地震)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3.第二部分(1)品读第2-4自然段,朗读: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从哪个词体会到的父亲此时的心情?“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父亲
5、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悲痛 绝望)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坚定)4.第三部分(1)父亲“疾步走到那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2)哪些人来劝过他?父亲是怎样表示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谁愿意帮助我?”“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6、?”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说明了父亲对儿子深深地的爱。(4)朗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你能说一说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有多久吗?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8小时:不到一天。12小时:一天,24小时:一天一夜,36小时:两天一夜。执着 永不放弃(5)小组合作交流: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是把时间罗列出来?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6)“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来源:ZXXK真实再现了当时父亲的样子: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