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
- 资源描述:
-
1、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马海晨教学目的:、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诵读课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的层次。、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教学方法:熟读背诵、合作探究、点拨提示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背诵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的一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课件出示桃花眼的画面)教师提问: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没有战乱,没有
2、剥削,人人劳动,人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早在战国末年也描绘了类似的理想社会生活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出示课题)二、礼记简介: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儒家提出了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课件出示简介)三、朗读课文,了解内容。1、听示范朗读,学生注意读音、朗读节奏。(播放示范朗读)2、学生边看注解边自由朗读,并标出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 选贤与能j讲信修睦m 矜gun 男有分fn货恶其弃于地也w3、让学生分别朗读,师生纠正有错误的地方。四、学生自由
3、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并疏通文意。 1、边看注解边朗读,对有疑问的文言词语提出来,师生讨论解决。 2、教师归纳需要重点要掌握的词语(出示课件) (1)、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 男有分(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厌恶、憎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 外户而不闭(关) 是故谋闭而不兴(发生)(2)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选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3)古今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410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作业课件:6.敬业与乐业 (共35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