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类型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屈原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05073
  • 上传时间:2025-11-14
  • 格式:DOC
  • 页数:23
  • 大小:1.09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史记选读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屈原列传 WORD版含解析 2019 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同步 苏教版 选修 史记 选读 屈原 列传 WORD 解析
    资源描述:

    1、屈原列传一、读准字音谗谄(chn)枯槁(o)蝉蜕(tu)滋垢(u) 弹冠(un) 莞尔(wn)渔父(f) 汨罗江(m)温蠖(hu)娴于辞令(xin)濯淖污泥(zhu no)博闻强识(zh) 泥而不滓(ni z)谗人间之(jin) 怀瑾握瑜(jn y)疾痛惨怛(d) 靡不毕见(m xin)物之汶汶(mn) 亡国破家相随属(zh)二、识记通假(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同“罹”,遭遇)(2)人穷则反本(“反”同“返”)(3)靡不毕见(“见”同“现”)(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旨”,旨趣)(5)屈平既绌(“绌”同“黜”,罢免官职)(6)齐与楚从亲(“从”同“纵”)(7)乃令张仪详去秦(“

    2、详”同“佯”,假装)(8)厚币委质事楚(“质”同“贽”,见面礼)(9)使于齐,顾反(“反”同“返”)(10)入秦而不反(“反”同“返”)(11)不忘欲反(“反”同“返”)(12)亡走赵,赵不内(“内”同“纳”,收留)(13)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三、一词多义(1)伐(2)疾(3)属(4)疏(5)迁(6)举四、词类活用(1)泥而不滓(名词用作动词,染黑)(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词用作动词,效法)(3)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用作状语,在内;在外)(4)蝉蜕于浊秽(名词用作状语,像蝉一样)(5)其后楚日以削(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地)(6)谗谄之蔽明也(动词用作名词,说好人的坏话,

    3、谄媚国君)(7)悲其志(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悲伤)(8)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用作名词,邪恶的小人;端方正直的人)(9)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10)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用作动词,诋毁,说坏话)(11)正道直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正;使直)(12)惠王患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五、古今异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指楚怀王十八年(前311)。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骗人的假话。今义:无理狡辩,动词。(3)颜色憔悴古义:脸色,面容。今义:色彩;颜料或染料。(4)形容枯槁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

    4、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述。(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今义:举止行动不慌不忙,镇静、沉着。(6)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古义:执政,掌权。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六、文言句式(1)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译文:“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2)秦虎狼之国。(判断句)译文:秦国是像虎狼一样的国家。(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遭诽谤。(4)为天下笑。(被动句)译文:被天下人耻笑。(5)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译文: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6)不凝滞于物。(被动句)译文:不被事物拘束。(7)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句)译

    5、文:没有哪个不想寻求忠臣、选拔贤人来辅佐自己。(8)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译文: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行走一边吟唱。(9)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句)译文:对于治理国家的道理很明白,对于应对的言辞也很娴熟。(此句通常意译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10)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句)译文:作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资料链接操守坚定的爱国者屈原屈原(前340 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

    6、迭遭放逐,但仍极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赤诚。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念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诗作的基调。他创立了“楚辞”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意象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楚国由强盛转向衰亡的时期。当时楚国内外都出现了尖锐的矛盾斗争:内政上有保守派与改革派的斗争,外交上有亲秦与亲齐两派的斗争。以楚怀王稚子子兰等为代表的楚国贵族集团保守堕落,亲秦误国,而屈原则主张对内立法强国,对外联齐抗秦。屈原的见疏、放逐,以致投汨罗江而死,就是这种斗争的

    7、结果。1文体知识“楚辞”与楚辞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的题材称为“骚体”。楚辞:汉代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东方朔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2文化常识(1)上古时代的姓和氏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人出生了就有,用来“别婚姻”。由于人口繁衍,一个氏族分为若干分支,它们的称号就

    8、是氏,用来“明贵贱”。本文中“楚之同姓”的注释中的“屈、景、昭”都是氏,有关资料表明,楚王的祖先姓“芈”(m),氏是“熊”,屈原的祖先熊瑕封在“屈”,就以封邑“屈”为氏了,屈原担任的“三闾大夫”就是管理“屈、景、昭”这三个氏的官职。除了以封邑为氏外,氏的来源还有官职(如司马、尹、史)、职业(如巫、卜、陶)、居住地(如西门、东郭、百里)、景物(如柳、云、杨)、动物(如马、牛、熊)、国号(如鲁、赵、秦)、祖先的谥号(如文、武、景)、祖先的爵位(如王、侯、公孙)、祖先的字(如孟孙、叔孙、季孙)、祖先的号(如轩辕氏、高阳氏)等。(2)古代表示贬官、免官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9、(岳阳楼记)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愈进学解)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绌、黜:废掉官职。如:本文中“屈原既绌”,“绌”同

    10、“黜”,罢免官职。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夺:削去,罢免。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文本鉴赏本文通过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有着直接的关系,赞扬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义的品德,处处流露出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 文本深读1诵读全文,选用文本中的词语来分别概括屈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_答案屈原一生当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可以用以下几个词语概括:任疏绌放流迁自沉。2本文是为屈原作传,但作者却用大量笔墨写了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_答案(1)课文自“屈平既绌”以后,历述了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失

    11、败:受到秦国说客张仪的欺骗愚弄;丹、淅大败,丧师八万,大将屈匄被俘,丢失汉中地;蓝田大战败退;放走国仇张仪;诸侯共击楚,楚将唐眜战死;怀王受骗入秦,客死他乡。(2)作者反复写楚国命运,其用意是想强调这些失败都是排斥屈原造成的,可见屈原一身而系楚国的安危,其对楚国的重要作用便不言而喻了。这样,作者便把屈原个人的命运同楚国的命运连在一起,把屈原“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连在一起,具体而又深刻地表现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这样写,既加重了文章叙事的分量,也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性。3屈原政治和文学方面的才能主要表现在哪里?课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_答案政治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内政:入则与

    12、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楚国的兴衰存亡与屈原息息相关外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看透张仪的阴谋,劝怀王杀张仪;恨子兰劝怀王入秦而不返文学才能怀沙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抒情诗抒发了屈原崇高的理想和炽热的感情屈原的形象:才能卓越、光明磊落、矢志不移、心忧祖国、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4阅读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有怎样的差异?从中表现出屈原怎样的品质?包含了司马迁怎样的感情?_答案(1)差异:通过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一种是随波逐流,明哲保身。

    13、(2)品质: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质。(3)感情:从对话中可看出司马迁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也表现出他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5司马迁是怎样评价屈原的?_答案司马迁认为屈原“正道直行”,忠贞为国,却遭到诽谤和打击,这是极为不公平的。屈原自始至终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的精神可鉴日月。司马迁与屈原有着相似的经历,他因李陵案而受宫刑,而他本是想着为国分忧,却被误解。这个经历与屈原何其相似,因此,他写屈原,也是在写自己,是在为自己表明心态。6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_答案本文写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

    14、)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在叙事基础上展开议论,议论中含强烈情感,褒赞高洁,斥贬邪恶,评价作品和作者,蕴含赞颂之情。(2)叙述蕴含作者情感。如叙述屈原保持操守,含敬重之情;叙述屈原遭遇,含悲愤之情。 文白对译宪令:国家法令。属(zh):写作。而:就,承接连词。夺:改变,更改。之:代指屈原的草稿。见而欲夺之,是“见的意思。帝喾(k):传说中“五帝”之一,号高辛氏。屈原是他的后裔。齐桓:齐桓公(?前643),春秋前期齐国国君。姜姓,名小白。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经济,又在“尊王攘夷”的名义下“九合诸侯”,是春秋“五霸”中第一个霸主。汤:商汤王,商朝词。用事者:当权者。设诡辩:编造骗人的假话

    15、。设,编造。诡辩,骗人的假话,谎言。姬:帝王或诸侯的妾。竟:竟然。复释:又释放。张仪第一次至楚,曾以六百里商、於地欺骗楚王。这是第二次景差同时受业于屈原,他以赋著称,如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楚辞九辩被认为是他所作。唐勒:楚大夫,与宋玉同时。景差:楚人,楚辞大招一篇有人认为是他所作。辞:文辞,这里指文学。 (一)与天地比寿,与日月同辉屈原在其作品涉江中写道:“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这是屈原遭受奸臣谗毁,被楚王流放之时,在郁闷愤激之中写下的诗句。正如司马迁所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但是,屈原的高洁之处,在

    16、于他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与迫害,他总能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与操守,所以司马迁深情赞美道:“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应用角度】本材料可用于“责任”“理想”“执着”“直面苦难”“忠诚”“位置与价值”“我想握住你的手”“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的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中。(二)“醉”与“醒”屈原和渔父在江边的对话中,通过“混浊”与“清”的对比,“醉”与“醒”的对比,表现了屈原对社会、对国事清醒的认识,可以看出他高洁的人品和不妥协的态度。屈原最后明确表达了他“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心志,这更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操守和高尚的人格。【应用角度】这则材料可以运用到与“气节”“理想”“人格”等

    17、内容相关的作文中。“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确,除了以身殉国,你已没有更好的选择。怀王已死,顷襄王执政,子兰迫害,你,能做的还有什么?但你不曾后悔,纵然是身投汨罗江,也不肯与世同浊,你用生命的弧度来证明自己对楚国的热爱,对怀王的忠心!你说你没有看见一个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楚国,而只看见楚国人民相争的尸首和红了眼正在撕裂着谁家春闺梦里人的野狗。生存与死亡,逃避与直面,苟且与殉国,你,选择了后者。你要以此勉励国人,唤醒国君,进行最后的抗争!拜谒屈原祠杜鸿以一种敬畏的方式,走近了屈原,走进了这座精神圣殿。我的心灵沐浴着一种光辉,沐浴着一种皈依的意味。屈原故里的牌坊立在一片林荫深处。透

    18、过树叶,可以看到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大字。牌坊旁还有一条小溪,绿树绿叶为它遮去了炎炎烈日,挡住了芜杂的尘世喧嚣。走到祠堂山脚下,便开始仰望那位老人的铮铮傲骨。每向他迈近一步,心都要起伏一次。在那群雄争霸的年代,他本可以做一位归隐山野的隐士,何苦站在那汨罗河边,问天索地,忧国忧民,最后以头颅和身躯,撞上了历史的洪钟。他却这样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彻底,不可逆转。他还用他的离骚、他的九歌、他的天问来吟唱心中的爱国之情。他赴身汨罗是在以魂问天。汨罗无辜,江山不幸。通天的爱国之树,竟然没有立足的地方;楚天之大,却放不下一具忠魂之躯。倒是这条小小的汨罗河,成了他的归宿。屈原别无选择。作为正直的屈原、大爱的屈原,

    19、这是唯一的结果。屈原的一生是入世的、积极的。而入世的、妥协的宋玉,只是屈原的另一种结果。屈原思想只可能有着一如自身,再就是一如宋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是屈原价值观的必然,没有任何其他的出路。可是,屈原的伟大,就在于他选择了一种入世的态度。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用简单的生命观来阐释屈原的爱国行为。他是在用生命呼唤楚国的觉醒,呼唤整个历史走向秩序和真理,好让他身后的人不再有如他这样的境遇,同时,他也是在用生命呼唤他的祖国,能有一个放置爱国忠魂的地方。他的身殁,竟如明镜,一下子就鉴出了历史的身影。百姓也是明镜。屈原的忠魂并没让那如铁的宫墙阻挡在荒郊野外,而是被那些握锄的手、摇橹的手、打鱼的手从不同的

    20、时空中伸过来,以端午、粽子、龙舟以及有关龙舟的一切习俗的方式,给予了他无限的抚慰。那些安魂的手,一直抚慰了几千年。他们的这种抚慰,何止是抚慰了一个忠魂,更是抚慰了一个民族的爱心。已经来到屈原面前。他的目光正对着我,让我感到他苦站了这么多年,就是在等待我的到来。他身着广袖长袍,头戴翘头巾,显得有几分苍凉和孤独,而合了祠牌上那“孤忠”的意境。塑像是青铜制作的,但是我分明看到了他的面部肌肉在抽搐,嘴唇在沉吟。好在,他和他的祠静卧在那些橘树丛中。祠顶用的是琉璃瓦,廊柱是深红色,整个祠依山傍水。祠里依次立着他的文献碑刻。那字是铁笔银钩,那诗是千年不朽,那石是本色质朴,那气象是绯红云雾,是万古流芳。咀嚼着他用生命熔铸的诗章,我豁然开朗。此时,这祠已经成为每个爱国者的朝圣之地。屈原文学,无疑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笔巨大财富。当屈原的爱国之志打不通楚国宫廷的厚墙时,他竟在思想的墙壁上,凿通了一个洞,然后把毕生的意志投到文学的屋子里,成就了一座辉煌的文学殿堂。 【精要赏析】这篇文章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先写屈原故里的牌坊,简单交代牌坊所处的环境;再写来到祠堂的山脚下仰望屈原,重点写了屈原的傲骨、正直、大爱和忠魂;最后写来到屈原面前,作者对屈原祠的观察以及对屈原的思考。这样,就使得本文结构清晰明朗,便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读者对人物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屈原列传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507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河南省南阳市2019_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doc河南省南阳市2019_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doc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5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5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仿真模拟冲刺卷(五)(含解析)文.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仿真模拟冲刺卷(五)(含解析)文.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巩固)word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巩固)word版.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4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4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仿真模拟冲刺卷(二)(含解析)文.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仿真模拟冲刺卷(二)(含解析)文.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3 函数与方程(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3 函数与方程(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实验班).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实验班).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实用)word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实用)word版.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仿真模拟冲刺卷(三)(含解析)文.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仿真模拟冲刺卷(三)(含解析)文.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1 对数与对数函数(含解析)新人教A版 (2).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1 对数与对数函数(含解析)新人教A版 (2).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实用).docx
  • 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初考试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初考试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0 指数与指数函数(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0 指数与指数函数(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完整版)word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完整版)word版.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 集合(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1 集合(含解析)新人教A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完整版).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9章9.docx2023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9章9.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分金卷).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9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训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9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训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
  • 2023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8章8.docx2023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8章8.docx
  • 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冠)word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冠)word版.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8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训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8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训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
  • 2023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7章7.docx2023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7章7.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冠).docx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7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训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7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训练(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冠系列)word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夺冠系列)word版.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