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课件新人教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写作 学习 改写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写作 学习改写1.了解有关改写的基本知识,学习改写的基本方法。2.通过改写练习,体会不同文体的写法,增强整合、改编故事的能力。3.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练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目标导航一、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文题展示1.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2.不要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3.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要求:二、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600字。1.可以改写小说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2.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3.改写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
2、的改写既忠实于原作,又新颖有趣。要求:三、本单元的课文,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鲜明。从中选择一篇改写成课本剧。1.与小说相比,剧本中的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应该更加集中,以适应演出的需要。要求:2.呈现方式要适当改变,比如原文的心理描写可改为自白或旁白,环境描写可改为舞台说明,用语言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戏剧冲突,等等。3.剧本写好后,在班上交流评比,选出最好的一篇。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同学排演。技法点拨1.改写 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进行“再创作”。2.改写的几种形式 改变文体。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不做改动,大都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体裁形式。例如:
3、诗改成词,诗歌改成散文,记叙文改成说明文,小说改成剧本等。改变语体。比如把文言文改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改变叙述角度。比如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或者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倒叙改为顺叙。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3.改写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改写要有章可依。这里的章法是指命题者对改写的要求。写之前应先明确要求,再按要求写。切不可过分地自我发挥。要把握原文精神。原文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具体写法等,是改写构思的张本。要深入领会原作,把握其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要明确中心与标题。如有的原文是记事的,要求改
4、成写人的,那么中心要相应改变,标题自然不应用原文的,要按照要求确定中心,按中心确定标题。4.改写应注意两个“一致”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比如,文章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叙述方式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比如,改写后的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就要避免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果改变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的过渡。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
5、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原文:题一参考:穿井得一人(改写)范文引路春秋时代的宋国,地处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泽,而且干旱少雨。农民种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浇灌。交代“穿井得一人”故事发生的环境,为下文写丁家穿井一事做了铺垫。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种了一些旱地。因为他家的地里没有水井,浇地十分困难。于是,丁氏与家人决议打一口水井。当丁氏打井成功,从井里提起第一桶水时,他全家人欢天喜地,高兴得合不上嘴,从此以后,他们家再也用不着总是派一个人风餐露宿、为运水浇地而劳苦奔波了。丁氏逢人便说:“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还得了一个人哩!”村里的人听了丁氏的话以后,便有人说:“丁家在打井的时
6、候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大家你传我,我传你,竟然传到了宋 记叙穿井过程,引出“穿井得一人”的说法。国国君耳朵里。宋国国君想:“假如真是从地底下挖出来了一个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听个水落石出才行。”为了查明事实真相,宋国国君特地派人去问丁氏。丁氏回答说:“我家打的那口井给浇地带来了很大方便。过去总要派一个人常年在外运水,现在可以不用了,从此家里多了一个空闲的人手,但这个人并不是从井里挖出来的。”交代“穿井得一人”说法的误传以及勘误过程。本文作者将古代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做了十分精彩的改写,故事情节完整,且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大胆运用联想,先交代丁家所处的地理环境,写出了穿井的必要
7、性,后还增加了对宋君听到传言后的心理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整体上又忠实于原文及其寓意,是一篇比较成功的改写文。总评:改写智取生辰纲且说晁盖等人得晓杨志押送生辰纲到东京的消息后,决定劫下这笔不义之财。可是,杨志乃将门之后,武艺高强,他们又怎么才能得手呢?题二参考:从晁盖的角度改写,如何得手,这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吴用想出了点子,利用黄泥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形特点,利用蒙汗药。可是问题又来了,谁能保证杨志他们一定要走黄泥冈,又有谁能保证让警惕性很高的杨志喝下他们准备好的蒙汗药呢?忠于原文内容,利用蒙汗药。提出连续的问题,既符合晁盖、吴用商讨计策的事实,又引起读者思索,设置悬念。吴用不愧为智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7-2018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版遵义)作业课件:20 湖心亭看雪.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