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六中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 东胜 第六 中学 第一 学期 初三 语文 月考 试题 答案
- 资源描述:
-
1、班级: 姓名: 座位号: 学籍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月考语文试卷积累与运用(33分)一、积累与运用(33分)1. 填空(每空 1分,共13分)(1)山舞银蛇, ,欲与天空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 雪)(2)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3)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4)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6)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7)右手秉遗穗, 。(白居易观刈麦)(8)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9)破阵子的下片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名
2、句是 , 。(10)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 ?(11)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雪)2、阅读文段, 完成文后题目。(共5分)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当鱼塘寒浅留zhi着游鱼小溪渐渐yin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节选自雨说)(1)根据文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的写出这两个汉字。(2分)(2)给文中加横线的字注音。(2分) (3)“探访”中的“访”字第五画是“ ”。(1分)3、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
3、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荡漾,难以忘怀。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元朝末年,顾坚等人对南曲的原有腔调加以改进和整理,称之为“昆山腔”,这就是昆曲的雏形。B会不会感冒,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抗病能力和环境卫生的情况。C目前,青年中出现一阵盲目追星的热潮正在悄悄兴起。D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4、 )(2分)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景色都不相同。 颐和园的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上排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 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A. B. C. D. 6、下列有关水浒的情节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发配江州,因醉后题写“反诗”被判处死刑,被晁盖等人劫法场救出后上梁山。B.高俅派爪牙富安、陆谦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忍无可忍的林冲杀死了爪牙,便去青州二龙山做了强盗,后又投奔了梁山泊。C
5、.鲁智深嫉恶如仇,粗中有细。因为看见镇关西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后于五台山出家,法名智深。D.李逵鲁莽侠义,直爽率真,最具反抗精神。他对宋江言听计从,但反对招安,曾大闹东京,扯了御笔诏书,要杀钦差,甚至扬言打入东京城,为宋江夺了皇帝位子。7、综合性学习。(7分)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寻家风】 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
6、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2分)【展家风】 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3分)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选 项,理由: 【扬家风】 老师想用一幅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2分) 上联:长辈言传 明祖训
7、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 阅读(40分)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8-10题。(共12分) 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 黄永玉 钟书先生逝世了,活了88岁。他生于1910年,大我14岁。我荣幸地和他一起在1947年的上海挨一本只办了一期、名叫同路人杂志的骂。骂得很凶,很要命,说我们两个人在文化上做的事对人民有害,迟早是末路一条钟书先生是有学问的人,底子厚,他有恃无恐;我不行,我出道才几年,受不了这种惊吓,觉得在上海混生活很不容易了,不应受到这种横蛮的待遇。害我难过了起码半年。既然是一起挨骂,倒去找了好几本钱先生的书来读。在同辈朋友中间开始引用钱先生的隽语作为谈助。那种动荡的年代,
8、真正的学问和智慧往往是黑夜里的星星。 50年代在北京和钱先生、季康夫人有了交往,也曾提起过那本同路人杂志,钱先生说:“老实说,我真希望今天他们福体安康”“四人帮”覆亡之后,钱先生和季康夫人从干面胡同宿舍搬到西郊三里河的住处,我有幸也搬到那里,正所谓“夫子宫墙”之内。打电话给他这么说,他哈哈大笑:“缘分!缘分!又绑在一起了!” 院子大,路也好,每个门口都可以泊车。有不少绿阴。早上,一对对的陌生和面熟的老夫妇绕着院子散步,互问早安。钱先生和季康夫人都能见得到;还有金山夫妇,俞平伯先生夫妇天气好,能走得动的都出来了,要都叫得出名字的话,可算是一个盛景。二十多年来,相距200米的路我只去探访过钱家一两
9、次。我不是不想去,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有时南方家乡送来春茶或春笋,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口也就罢了。钱先生一家四口四副眼镜,星期天四人各占一个角落埋头看书,这样的家我头一次见识。家里四壁比较空,只挂着一幅很普通的清朝人的画,可能画家跟钱家有值得纪念的事。钱先生仿佛讲过,我忘记了,凭一点小意思挂起来的。书架和书也不多,起码没有我多;问钱先生:您的书放在哪里?他说图书馆有,可以去借。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一番好意也是人之常情,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走去开门,来人说了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先生只露出一些门缝忙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谢谢!谢谢!”那人当然不高兴,说钱钟书不近人情
10、。事实上钱家夫妇是真的忙着写东西,有他们的工作计划,你是个富贵闲人,你一来,打断了思路,那真是伤天害理到家。来人应该谅解和理会的。“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忽然大发慈悲通知要钱先生去参加国宴。办公室派人去通知钱先生。钱先生说:“我不去,哈!我很忙,我不去,哈!”“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哈!”“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钱先生没有出门。80年代我差点出了一次丑,是钱先生给我解的围。国家要送一份重礼给外国某城市,派我去了一趟该市,向市长征求意见:如果我画一张以“凤凰涅槃”的寓意大幅国画
11、,是不是合适?市长懂得凤凰火里再生的意思,表示欢迎。我用了一个月时间画完了这幅作品,题的就是“凤凰涅槃”四个字。眼看代表团就要出发了,团长是王震老人。他关照我写一个简要的“凤凰涅槃”的文字根据,以便到时候派用场。我说这事情简单,回家就办。没想到一动手问题出来了,有关这四个字的材料一点影也没有。辞源、辞海、中华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人民日报资料室,遍北京城一个庙一个寺的和尚方丈、民族学院、佛教协会都请教透了,没有!这就严重了。三天过去,眼看出发在即,可真是有点茶饭不进的意思。晚上,忽然想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救星钱先生,连忙挂了个电话:“钱先生,平时绝不敢打搅你,这一番我顾不得礼貌了,只好搬师傅下
12、山,凤凰涅槃我查遍问遍北京城,原以为容易的事,这一趟难倒了我,一点根据也查不出”钱先生就在电话里说了以下的这些话:“这算什么根据?是郭沫若1921年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三教九流之外的发明,你哪里找去?凤凰跳进火里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罗马钱币上有过浮雕纹样;也不是罗马的发明,可能是从希腊传过去的故事,说不定和埃及、中国都有点关系这样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得到。”我马上找到了,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他的逝世我想得开,再高级、再高级的人物总是要死的。不过,我以为钱先生这位人物真不平常,读那么多书都记得住,作了大发挥,认认真真地不虚度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