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核心 规范教学改革.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注语文核心 规范教学改革 关注 语文 核心 规范 教学改革
- 资源描述:
-
1、关注语文核心 规范教学改革桑哲(以下简称桑):温先生,请您谈一下您个人对语文这一概念的理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人文性,工具性的讨论进行得更多,您认为应如何理解语文课的人文性,工具性?温儒敏(以下简称温):语文,目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但最核心的,就是它是培养阅读写作能力的学科。这点大家都不否认。在这个层次上可以引申很多内容比如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等等。现在实际的教学中比较多地考虑到了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结合。文化是一个很大很广的概念,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现在中小学和大学的语文教学都是以讲文学篇章为主的。在讲文学的欣赏,文学的解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这是很核心的问题。语文课最基本最核心
2、的,就是让学生获得一种谋生的能力,获得一种为社会服务的能力。通过语文的学习,要识字,要写作,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讲其他更高级的要求比如说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其实素质教育确实是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但它不能代替这个最基本的东西。一个社会的人首先要解决他的阅读写作能力。对于新课程标准,我们要事实求是地回到原点上来讨论,语文课的功能是什么。最核心的还是阅读写作能力,当然语文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负担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和继承,所以就要进行素质教育。这个问题定位不能过高,因为这个任务不是语文课可以完成的。只是语文课比较有利于承载,但不是说只有它可以承载。还
3、有很多课可以承载比如政治课,物理、数学等,对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空间意识,宇宙观都会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这些年语文学界的有些专家把素质教育看成是语文很大程度上就能解决的问题,甚至把现在人文精神的衰落,一些社会上的问题都归结为我们语文教学上的失败,这是不公正的。语文尽管比较多地可以承载素质教育的功能但这不是它的全部,它最主要核心的部分还是阅读写作能力。桑:您觉得新课程标准比起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有什么突出的特色或比以前的教学大纲有哪些明显的进步?同时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补充修订?温:新课程标准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选修课,减少了必修的部分。其意图是让学生有更多自己主动学习和选择的空间,而不让语文
4、教学仅仅作为面对应试教育的灌输型教学。所以现在选修课占的比重非常大。必修部分大概是一个半学期就可以完成了。然后用其它时间开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这种改革应该说是这些年来大家对语文教学改革讨论的结果,也是他们学习西方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教学模式的产物。目标是好的,但是有点超前,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一些问题。另外在高考制度还没有大的改革之前,新课程标准实施如果不跟高考挂钩,也会碰到很多问题。补充修订的问题我想有两个方面是应该强调的。一是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基础。语言的训练,阅读写作的训练,是个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过程,我们不应该回避。所以虽然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让学生有更多选
5、择的空间,同时也要强调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要有某种意义上的刚性的要求。二是必修课占的比重不能太少,因为还要高考,学生老师都不放心就会把选修课放到一边,再来复习高考,这样学生的负担会更重。并且选修课要实验,要有步骤地根据不同学校的类型来开。目前现行的十六套教材中选修课的空间一般规定好了,但实际上大多数学校开选修课都会有困难。改革的牵动面很大,我们的立足点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光是瞄准大城市,瞄准教学条件很好的学校,还要考虑到占大多数的中等偏下的学校,要稳妥一点。桑:您认为新课标教材由原来的人教社统一编写发展到现在的几套共存竞争,有什么利弊呢? 一套好的教材应该有哪些特点呢?其编写需要有一个什么样的过
6、程比较合理呢?温:最大的弊就是商业利益。很多出版社不一定有这么强的实力但拼命地创造条件来上,很多都是临时搭班子来编。现在我大略地看了几套教材,我觉得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语文的教学规律重视不够,譬如说怎么由浅入深,由相对的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反复积累训练来达到目标。每个层次的要求也不是很明显。所以编的过程中很多都是考虑选些什么文章,学生可能喜欢,比较有新意。按说最基本的标准应该是这些文章是不是适合这个学习阶段语文教学的需要。而且有些教材太过强调素质教育,用素质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基本命题来组合这一课程,语文教学的规律被打乱了,对学生的积累训练是不利的。一套好的教材第一必须要符合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
7、有个训练过程的展现,应该非常强调基本功的训练。第二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要很明确。老师也有他自己发挥的空间。否则,光是编得很新,有时代性,但丢掉了根本,也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一定既要放开又要有个基本要求。编教材首先要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目前老师的状况,学生的状况。以教师的能力,学生的状况,社会的需求,来考虑我们教材施用的可能性。不能编得太超前,选修课里面可以适当往前超一点。同时要吸纳一线老师的经验,让他们来参与教材的编写。不光是提提意见,还要从实际出发。第二就是要尊重语文教学规律,重视语文阅读写作训练的过程,这个过程每一阶段都有明细基本的要求。要尊重多少年以来语文教学的成果,不要轻易地否定,尤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