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井冈翠竹》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详细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井冈翠竹 初中语文 新人 教部编版七 年级 下册 第五 单元 18 翠竹 核心 素养 教案 2025 详细
- 资源描述:
-
1、18 井冈翠竹【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学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人民的崇高品质,继承并发扬井冈山精神。(重点)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思维能力理解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赏析本文精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审美创造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于艺术感染力的语言。【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对井冈山竹子的赞美之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观看几张图片(出示四张图片)。大家能从中发现什么吗? (学生踊跃回答)师
2、:是的,这四张图片上的物品都是由竹子做成的。除了以上这些物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用竹子做成的物品?(学生举手回答)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用竹子做成的物品。由此可见,竹子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啊。“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总虚心。”竹子,修长挺拔,是高雅、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象征。更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可见竹子历来被世人所喜爱和赞颂。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竹子有关的课文井冈翠竹,看看在作者的笔下,竹子又是什么样的。(板书文题)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竹子所做的物品引出写作对象竹子,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预学展示。(1)了解作者及相关
3、写作背景。(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背景链接”栏目)(2)扫清字词障碍。(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2.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井冈翠竹写了些什么。预设课文围绕井冈翠竹写了翠竹的外形和象征意义,井冈山人在革命年代里的坚贞精神,翠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作用。3.分析概括文章的结构层次。预设第一部分(14):总写井冈山毛竹茂密繁盛和修直挺拔的姿态,赞颂它是革命的竹子。第二部分(512):展开丰富的联想,具体写出井冈毛竹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巨大贡献及其顽强的生命力,歌颂井冈山人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第二部分第一层(57):写保卫红色政权时期,井冈毛
4、竹所作出的贡献。第二部分第二层(8、9):借井冈毛竹的顽强生命力讴歌留守井冈山继续革命的人们坚强不屈的精神。第二部分第三层(1012):写井冈毛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出的巨大贡献。第三部分(13):篇末点题,赞美井冈山毛竹的精神,赞扬井冈山人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革命精神。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分析文章结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三、再读课文,了解托物言志1.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定义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答题步骤确定所托之物通常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或景物,它可能具有某些特征或象征意义。分析所托之物通过外观、形态、用途、生长环境等
5、,理解作者所言之志的指向。联系言志文章所描绘的事物并非最终的赞美对象,真正的赞美对象往往隐含其中。要领会作者的意图,关键在于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之物之间的相似点,将二者联系起来分析。答题模板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表现了的精神品质,表达了的志向(态度),委婉含蓄,富有表现力。2.分析井冈翠竹的特征。师: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句子,分析一下井冈翠竹具有的特征。(1)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2)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
6、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嗥。(3)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民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4)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6)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作答)预设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井冈翠竹具有茂密繁盛、修直挺拔、用途广泛、坚贞不屈、意志顽强等特征。3.分析情感。师:
7、作者描写井冈翠竹的这些特征,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预设作者描写井冈翠竹的这些特征是为了歌颂以井冈山人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不移的革命气节。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带领学生分析具体语句,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四、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其他描写井冈翠竹的文章,说说这些文章是怎样描写井冈翠竹的。第2课时【课时目标】赏析文中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师:上节课结束后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任务,下面请各小组的同学上台来分享。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其他描写井冈翠竹的文章,说说这些文章是怎样描写井冈翠竹的。(各小组
8、代表依次上台分享)教师小结:同学们搜集了很多描写井冈翠竹的文章,其中大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赞美井冈翠竹坚韧、顽强等美好品质,来赞美在那片红色热土上生长或生活过的人。而且我们发现,这些文章不论是写景还是写人,语言都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设计意图本环节从上一节课的课后作业导入,让学生展示课后学习成果,自然过渡到本节课所学内容。二、赏析语言师: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中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来尽情描绘井冈翠竹,让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深情。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赏析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1.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891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