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4、即景抒情诗四首 登幽州台歌 (1)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4、即景抒情诗四首 登幽州台歌 1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粤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散曲 选读 教学 课件 第一
- 资源描述:
-
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的经历,感受作者的心情。2.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品味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理解诗人苍凉悲壮的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品味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理解诗人苍凉悲壮的情怀。难点:感受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写景抒情的表达效果。古之文人大多是孤独的,古来圣贤多寂寞。孤独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心酸楚,孤独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怀才不遇,孤独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百无聊赖其实孤独既是一种心境,一种感伤,也是一种超然。现在我们就去感受一位大唐诗歌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中坚人物内心的那份孤独。介绍体裁标题带有“歌”字的
2、诗一般是古乐府诗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武帝时,设有机构专门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和制订乐谱,这个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和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歌词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是这种形式却相传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追溯背景了解背景,助解课文登幽州台歌写于公元696年,当时陈子昂已三十五岁。那年契丹进犯,陈子昂随武攸宜北征。武攸宜昏庸无能,但又刚愎自用,屡战屡败。建功心切的陈子昂屡献奇策,屡遭拒绝。陈子昂恳请分兵一万,自为前驱破敌,但武攸宜以其“素是书生,谢而不纳”,也被拒绝。最后,陈子昂反因出谋献策而被贬职。所以陈子昂郁
3、闷地登上幽州台,写下了蓟丘览古7首诗,也写下了著名的登幽州台歌。朗读指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的不平之气;后两节各增加了一个虚字,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无可奈何的悲愤之情。1、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人”“者”是指什么人?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3、赏析诗句“前不见来者,后不见来人。”研读诗歌4、试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句。5、“独怆然而涕下”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诗人为什么要“独怆然而涕下”?6、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研读诗歌7、简要分析人物形象:8、登幽州台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研读诗歌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147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