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荆轲刺秦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5课 荆轲刺秦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20 2021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荆轲刺 秦王 练习 解析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第5课 荆轲刺秦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地球生命历经了五次演化: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大约有85%的物种灭绝;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是3.65亿年前,海洋生物遭到重创;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2.5亿年前,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第四次物种大灭绝是1.85亿年前,80%的爬行动物灭绝了;而发生在6 500万年前的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使得存在于地球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灭绝了。()。在地球生命演化中,在所有灭绝的物种里,恐龙是最重要也最_的。40多亿年间发生的无数偶然事件_了今天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与地质历史上远古生物的多样性相
2、比,人类只是沧海一粟。地球在_着生命与人类文明的同时,在过度开发、水质污染、植被破坏的影响下,地球已经_。数量庞大的人口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然而,地球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和强度,地球会不会有“弹尽粮绝”的一天?当前最为急迫的事情就是维护、保护好物种之间的多样性平衡,使整个自然界保持蓬勃生机。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A这五次物种大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B恐龙等物种被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C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是造成地球上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D造成地球上主要物种灭绝的原因是地质灾难和气候
3、变化解析:从括号所处的位置看,这个句子在第一段末尾,且句末的标点符号是句号,由此可以初步断定这句话是承接、总括上文的。从四个选项看,选项都是概括性的语言。而A项“这五次物种大灭绝”紧承上文的“五次演化”,“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是对演化原因最恰当的分析。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D)A难以置信成就载荷疲惫不堪B确信无疑成就载荷不堪重负C确信无疑造就承载疲惫不堪D难以置信造就承载不堪重负解析:难以置信: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确信无疑:坚定地相信某事是真实的。成就:完成某项事业。造就:创造成就,为事物的存在发展提供可能。此处“造就”更合适。载荷:作用在建筑或构件
4、上的各种重量和外力。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载荷”侧重实物具体意义,“承载”可用于抽象意义,此处用“承载”。不堪重负:承受不了繁重的负荷,不能担当重任,指在经济上或别的方面无法承受。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C)A人们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数量庞大的自然资源,巨大的生态压力让人难以承受。B数量庞大的人口在分分秒秒、日日夜夜地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地球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C数量庞大的人口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使得地球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D人们在分分秒秒、日日夜夜地向地球索取数量庞大的自然资源,还要承受着
5、巨大的生态压力。解析: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人类不断地向地球索取资源;一层意思是人类不断地向地球索取资源,使得地球承受的生态压力巨大。由此可以判断“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的主语不是“数量庞大的人口”,故此,最恰当的修改是C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
6、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7、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注】曩者:从前,之前。争道:争夺棋局上的格道。嘿:同“默”。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B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C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
8、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D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解析:正确断句为“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击剑,用剑相击刺的运动和技法。B支属,亲属、宗支。“支”指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C筑,古代弦乐器,形似琴,有五根弦。D太子,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嫡长子。解析:“太子”不一定是嫡长子。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393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