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_语文S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材梳理 四年级 下册 语文 教材 梳理 专项 部分 阅读
- 资源描述:
-
1、专项部分 阅读 一、种子主要内容:本课主要讲的是在交采集的树种时,有个小女孩交的树种虽然不多,但粒粒饱满,显然是精心挑选的,表现了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诚实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分段及段意: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写作特点:1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非常细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精神品质。2联想合理,富有感情。二、只拣儿童多处行主要内容:课文主要
2、讲作者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分段及段意:根据作者的行踪,可以把文章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第2部分(第3、4自然段),写游览时“我们”处处遇上儿童。第3部分(第58自然段),写“我们”在玉澜堂的院落里,与儿童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第4部分(第9自然段),写“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写作特点:1首尾呼应,点明文章主题。2动静合一,情景交融。3抓住儿童的言、行、神进行描写,表现儿童的可爱,表达对
3、儿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4托物言情。写花是为了写儿童,所以文中写花的笔墨比写儿童的还多一些,对花的赞美就是对儿童的赞美,这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笔法. 三、钓鱼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作者回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获得终生的启示一事,从而说明一个人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分段及段意: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鱼。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写在“父亲”的坚持下,
4、“我”只好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写这件事给“我”的启示。写作特点:1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2采用了由事到理的写作顺序,先是叙述事件,写钓鱼、放鱼;后说明事理,写“我”得到的启示。3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细致入微,表现了作者情感变化。五、古诗三首课文简说: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人描写了在四川成都锦江独自散步寻花时,所见到的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景象。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写的。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京都长安城寒食节的景象。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朝诗人王安石。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思想感情。重点诗句解释:留连戏
5、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戏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的叫声婉转动听。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落天黑,汉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蜡烛升起的青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南岸,这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六、桂林山水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分段及段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具体地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作者观赏桂林的山和水留下的总的印象。写作特点:1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
6、料的。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说明了“我们”来观赏的原因。接着分述桂林的山和水,分述山和水,又都运用了“总分”的写法。最后,总起来描写桂林山水。2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桂林山水的美丽特点。七、走进丽江主要内容: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云南丽江古城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分段及段意: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介绍丽江古城的历史及特点。第三部
7、分(第56自然段),具体写丽江的迷人景观。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讲丽江夜景令人陶醉。写作特点:1采用先总后分的写法组织材料。2使用过渡句,文章前后连成一体,结构紧凑。九、卫星比武主要内容:本篇课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采用了童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各种人造卫星的特点和用途,展现了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分段及段意:全文共十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2),介绍同学们在观看“卫星比武”的电影。第二部分(39),介绍各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讲各种卫星都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写作特点:1.通篇采用拟人、比喻的手法,使文章显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2.对每一种卫星,
8、都是采用了先讲外形,再介绍功能,然后自述本领的顺序来写的。十、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主要内容:讲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微生物学家的创始人巴斯德如何征服狂犬病的故事。赞扬了巴斯德为造福人类,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同时说明了科学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光要下苦功夫,有时还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分段及段意:全文共十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1),介绍巴斯德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微生物学创始人。第二部分(23),讲巴斯德和他的助手发起对狂犬病进攻的原因。第三部分(412),讲巴斯德在人体上试验狂犬病疫苗获得成功的艰辛历程。第四部分(13),赞扬巴斯德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写作特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
9、序组织材料,文章层次分明、清晰。十一、小树死因调查报告主要内容:这是一篇调查报告,作者通过对小树死因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小树的死亡,大多是人为造成的,并且与集贸市场有很大关系。最后提出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分段及段意:全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2),讲作者调查的原因。第二部分(39),讲作者是怎样调查的,怎样分析的,得出了什么结论,提出了什么建议。写作特点:1.每一部分都有一个鲜明的小标题,使各部分看似独立,其实紧密联系,环环相扣。2.每一部分用一个过渡句来衔接,使文章浑然一体。十三、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主要内容: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作者看祖国地图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赞美了祖
10、国土地的辽阔、山河的壮丽,展望了祖国的美好前景,表达了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第一小节:说明祖国地域的辽阔。第二小节:歌颂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第三小节:展望祖国的宏伟蓝图。第四小节:总结全诗,表达深深的爱国之情。写作特点:1.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祖国比作妈妈,表达了作者真挚的爱国心。2.以诗歌形式来赞美祖国,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十四、陈嘉庚办学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我国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到故乡,发现家乡贫穷,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他深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家乡出资办学,而他自己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表现了一名华侨深切的爱国之情。分段及段意: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