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23.古诗三首人教新课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下册 语文 一课一练 23. 古诗 三首人教 新课
- 资源描述:
-
1、试题一、诗歌鉴赏(35分)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解释词语的意思。桃花流水:。箬笠:。蓑衣:。(2)“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不须归”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这句诗的深层含义?2(15分)阅读冲浪。下面的诗是诗人范成大所写,读一读,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注释:梅子:梅树的果实,成熟后金黄色,味酸,可食。篱落:篱笆。蛱蝶:蝴蝶的一类,翅赤黄色,有黑纹。(1)诗中前两行描写的景物有、。显示了乡村里蔬菜鲜果粮油作物的景象。(2)诗中后两行描写的景物有
2、、,写出了夏日天长,篱笆墙外无人过,蜻蜓和蝴蝶在的景象。(3)这首诗描写的画面上只有,而不见人,与课文四时田园杂兴中所描写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4)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田园的诗句,摘几句写下来。(1)(2)3(8分)诵读渔歌子,完成练习。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词中首句点明的时间是。从词句“”中可以看出地点在。(2)词中后一句写出了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那悠闲自得的神态,从词句“”可以看出来。(3)词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鹭,箬笠,蓑衣。我们犹如看到了一幅色彩的图画。4(8分)课外拓展。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
3、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填空。(填字母)游山西村是一首(A.诗B.词),“游山西村”是(A.题目B.词牌名);如梦令是一首(A.诗B.词),“如梦令”是(A.题目B.词牌名)。(2)游山西村中能用“绝处逢生”一次概括的诗句是:,。(3)读如梦令,发挥想象,写一写“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反映出的情形。二、填空题(65分)5(8分)用下面的字各组三个词,再各选一个词造句。蚕()()()():绩()()()():一般说来,“教师”概念
4、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6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
5、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8分)先解释画线的字,再理解句子的意思。(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川:子规:句意:(2)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
6、,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供:傍:句意:(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归:句意:7(6分)乡村四月的作者是朝诗人。这首诗写的是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也表现出对和的赞美之情。8(11分)理解诗句,填空。(1)“绿遍山原白满川”中,绿的是,白的是,“
7、遍”和“满”说明。读着“子规声里雨如烟”,我们能想象到田野里杜鹃声声,农人在田里辛勤耕耘的情景。(2)四时田园杂兴中写了季农村热烈的劳动场面。乡村农人白天,夜晚,小孩子也学着。整首诗仿佛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描绘的是一幅山水画,画中有青青的,一群白鹭正。溪流中,漂荡着桃花花瓣,的鳜鱼在水中嬉戏。9(5分)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朝诗人。“杂兴”的意思是。诗中最能体现农忙的诗句是,。10(14分)渔歌子的作者是朝诗人,体裁是。其中表示颜色的词有、。描写了秀丽水乡的、。从“,”两句中可以看出时间是季,地点是在。11(6分)读拼音,把诗词写完整。(1)乡村四月xin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浙江省临安市龙岗镇大峡谷中心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竹影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