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三单元12 大自然的启示人教新课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三单元12 大自然的启示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 下册 语文 导学案 第三 单元 12 大自然 启示 新课
- 资源描述:
-
1、【课文分析】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短文语言通俗,表达方式独特。“打扫”森林发人深省:林务官“新官上任三把火”,命令护林工人“清扫”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毁了森林,好心办了极大的坏事。人类的老师短小有趣: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人类只有科学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内容或主题相似的课文,并进行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
2、善于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自学能力。【教学策略】为了突破本课重难点,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媒体课件情景导入、抓住重点语段品读等教学方法。应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达到师生互动,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 “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3.激发学生阅读仿生学等科普物的兴趣。【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教学准备】
3、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参照自主预习卡做好预习。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微课设计指导一、谈话导入。(约5分钟)谈话导入:1.有人说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百科全书,这话不错。如果你平时多多留心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一定会获得很多知识。不信请读大自然的启示。(板书课文题目)2.这篇课文是由两篇短文组成的。读了这两篇短文的题目后,你一定会觉得很有意思吧。森林里杂草丛生,荆棘密布,怎么“打扫”;什么是人类的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齐读课文题目。创设情景,让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更浓厚,为理解本文的深刻的寓意作铺垫。二、初读
4、课文,了解大意。(约10分钟)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自己读一读。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识字方法准确认读。3.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说一说每篇短文主要讲什么?是怎么归纳的? 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2.准确认读生字词。3.默读课文,相互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一环节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约20分钟)1.指导学生学习“打扫”森林。(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2)指导学生展开交流。适时出示:“大自然电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画食物链:(3)资料
5、拓展。教师补充资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蛇与庄稼。引导学生简单说说明白了什么。(4)指导学生说说从中受到的启示。2.指导学生学习人类的老师。(1)引导学生总结方法:“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2)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刚才的方法学习第二篇短文人类的老师。老师巡视指导。(3)引导学生汇报学习结果。(4)指导学生相互交流:你从中又得到了什么启示?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