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人教新课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两个 铁球 同时 着地 新课
- 资源描述:
-
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
2、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教学目标】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一、知
3、识与技能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正确读写“寻常、信奉、违背、胆大妄为、固执”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二、过程与方法 查阅资料、分析人物言行的对比体会执着追求真理
4、的过程。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方法】查阅资料法、分析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亚里士多德图像。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画中的人是谁吗?对,他就是古希腊大哲学家叫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美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5、”。2.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他说的话深信不疑,奉为不容更改的真理。可是,就有一位年轻的数学教授对他的话产生了质疑,并用公开的试验验证了自己的推断。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位勇敢的挑战者吧。(板书课题: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阅读课文,出示要求:(1)标注自然段序号;(2)圈画生字词;(3)读准字音;读通课文。(4)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带音生字:违、妄、执、略、辩、奉、磅、拴、拖、释、宣、萨(1) 学生自由读生字。(2) 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3) 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4) 去音读生字。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
6、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本课重点词语:违背 妄想 执着 信奉 固执 胆大妄为 (1)各种形式读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2)词语理解。哪个词语理解了或不理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4.理解重点词语: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胆大妄为: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违背:违反,不遵循;信奉:信仰敬奉;怀疑:不相信,有疑惑。5.找出反义词:上面的重点词语中,我们发现“怀疑”和“信奉”意思相反,是一对反义词。其实本课的反义词还有好几对,试试看,你都能找得到吗?归纳总结:信奉怀疑;易-难;下落-上升;正确-错误;公开-保密;轻重;快-慢;对-错 6.把生字带到课文中你还能认
7、识吗?同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单地话概括出来?出示伽利略和比萨斜塔图片进行提示。(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获得成功。)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详细了解伽利略是如何进行这次试验的。三、精读领悟 (一)整体感知,了解结构。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第一部分 (第1段): 写伽利略的成就以及学生时代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第三部分(第4-6段):写伽利略用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师:伽利略是如何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论述的,经历了哪些波折呢?让我们进一步具体去了解课文。 (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版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5 图(表)文转换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