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部分第五单元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2)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 资源描述:
-
1、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2.了解诗歌的动人之处在于真实的表现个人情感的艺术特征。3.通过诵读诗歌,领悟诗人在特殊年代所具有的特殊情怀。教学重点:揣摩诗歌语言,理解诗人离开故乡的情感教学难点:引领学生理解幻觉意象,体味其妙处。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情分析:本单元是高二选修现代诗歌部分,最主要的课程标准是要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本册书以题材的不同分为五大板块,其中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苦难的琴弦”,本单元的诗歌包含着丰富微妙的人生体验和社会内涵,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诗人的构思深度和广度,感受诗人自我
2、感受与个性的张扬,感受民族和时代的苦难伤痕。任教年级为高二,学期为下学期。学生关于诗歌技巧方面问题不大,但是因为所学课文涉及到的年代距离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远,所以学生在领会诗人情感,感悟时代特点方面会有所欠缺,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一、预习反馈诗歌最重要的就是知人论世,课前我们已经通过微课和导学案了解了作者和时代背景,接下来我们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根据分值来选择题目作答。作者知识填空:作者本名 ,生于1948年,著名诗人,被誉为是 第一人。因其诗 被江青点名批评,所以一度被人侮辱、嘲笑和指责,后因救被打教师而遭遇迫害。(5分题)背景知识填空:本诗描
3、写的是20世纪 年代,一群知识青年在 时期的一段特殊历史。(4分题)文体知识填空: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者是: (笔名),选自 。(3分题)字音字形检验:汽笛( ) 骤( )然 窗棂( )(辍 掇 缀)扣子 (蹦 崩 绷)得紧(5分题)诗歌内容填空:我的心 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 的针线穿透了 。(4分题)文中词语解释: (马)快走。如驰骤 骤: 急速。如:暴风骤雨 突然,忽然。如:天气骤变 缀 用针线缝合。如:缝缀组合字句篇章。如:缀辑装饰。如:点缀 (3分题)二、读中悟情1966-1976年,这是一个喧嚣的年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徘徊中传唱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诗歌。食指,一个音质出众的歌者。四
4、点零八分的北京真实记录了一代人的心路历程,是一代人的精神履历:真诚与矛盾,清醒与疯狂,信仰与背叛,理想情感与现实苦闷。请同学们伴随着音乐,自由朗诵课文,在朗读中走进食指的内心世界。1.学生自主诵读,体味诗人情感2.提问个别学生朗读,教师学生点评三、合作探究结合导学案,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自主研讨,进行问题抢答,其他小组可质疑点评。1.探究一:作者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开头是有深刻用意的,它隐含了三个事实,是哪三个呢? 明确: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当时每天有三列运送知青的专列,从北京开往全国各地,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三年。这一时刻知青们将要远离亲人和故乡:据说当时在北京火车站要设立急救
5、站,由于过度悲痛,很多人都昏死过去了,哭喊声震天动地,场面异常壮观,很多人离开北京和亲人之后就再也没回来,客死他乡,谁也不知道这场运动要什么时候结束。这一时刻将影响一代人的命运:上山下乡前,无数中国城市青年对农村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传。一些曾经积极参与过文革运动的城市年轻人经过在农村的艰苦生活后,意识到自己被人所欺骗利用,至此彻底放弃了曾经坚信不疑的革命理想以至于一切理想,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道德失序可以在此找到部分根源。这场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2.探究二:在汽笛声中,为什么作者感觉“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补充:鲁迅说:“当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531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