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大天而思之熟与物畜而制之 (2)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25395
  • 上传时间:2025-11-18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4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先秦诸子选读
    资源描述:

    1、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案16中 丁昭芳【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思考和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2.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将重点句子进行翻译。3.读懂文本,了解荀子文章的基本特点、排比句的运用。【重点难点】1.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将重点句子进行翻译。2.了解作者,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学法指导】1.讨论法。2.点拨法。【导入】中国自古便有许多描述天和人的关系的成语,你都知道哪些?吉人天相 杞人忧天 人定胜天 天从人愿 天无绝人之路 吉人自有天相 天时地利人和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在古人看来,天是极其神秘的存在,人事往往依据天命才能成功,

    2、即使在今天,很多人在迷茫的时候,也会大声质问,天啊,为什么这样对待我?! 其实,两千年前,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就提出了自己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荀子的文章,看看是否能够得到新的启示。【解题】认为上天伟大并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并且控制它呢。表现了人类积极探索自然规律,并力图掌握规律,更好地让自然为我所用的理想追求。【作者简介】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尊号“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代表作劝学、天论等。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他的思想学说中“人道

    3、观”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民命而用之”的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思考:我们学过的荀子名言【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蕃长于春夏(fan) 辍广(chuo) 啜菽(chuo shu) 秽稼恶(hui) 籴贵民(di) 雩而雨(yu) 卜筮然后决大事(shi) 楛耕伤稼(ku) 礼义之不愆兮(qian) 2.解释给下列加粗词语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开垦,引申为发展)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停止,引申为废止) 君子有常体矣 (体统,规矩,引申为准则或法则) 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 (愆,犯过错. 恤,忧虑,担心) 若夫志意修 (美好) 是节然也 (节制,指时势,命运的制约) 上暗

    4、而政险 (昏暗)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 光明,显耀) 大天而思之 ( 思慕) 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治理,整理) 3.翻译下列句子(1)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禹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安定,桀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混乱,天安定或混乱不是有天决定的。(2)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不因为有人厌恶寒冷废止冬季,地不因为有人厌恶辽远废止宽广,德行好的君子不因为人格卑下的人的喧扰废弃好的德行。(3)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勉力不时。政府发布的法令不明确,举动违背时节,具有根本意义的农业生产管理不好,不顾农时而让百姓服劳役。(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

    5、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而控制它呢!顺从天而歌颂它,哪里比得上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呢!【整体感知】1.归纳每个自然段大意第1段:荀子用三个问句,表达了国家的治乱与天道无关的观点。第2段:写出了天道的运行有其固定不变的规律。第3段:君子应慎重地对待取决于自己的事,而不思慕取决于上天的事。第4段:自然界的惊异现象经常发生,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值得害怕。第5段: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才可怕。第6段:求神占卜不能得到祈求的结果。第7段: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怎样对待礼制。第8段:人类在自然面前,应顺应万物的本性与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

    6、。2.小结:理解荀子在文中提到的思想观点。文中荀子首先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应该“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物畜而制之”,“骋能而化之”。人应该在了解、掌握天的变化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才能智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万物都能更好地生长并能为人类服务。【合作探究】1.怎样认识荀子所说的“天”,是否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自然”?荀子所说的天为自然之天,为自然的运行。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天”或抱怨“

    7、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顺应和利用“天”和规律而生存发展。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人应当在哪些方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而言之,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其固有规律,按规律办事;治理国家应以礼仪规范人的行为,避免人的失误导致混乱。小而言之,治理家庭应该重伦理道德的修养;个人的工作学习,应相信自我,努力奋斗,克服盲目崇拜和自卑的心理,以自己的行动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3.文章的中心是人定胜天,作者是如何论证的?文章开始以设问的形式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大自然有其运行的规律,它不能主宰人世的吉凶祸福。从而得出“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的正确结论。然后又从天

    8、不可畏,人言可畏的角度,强调对人事应该重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最后作者得出“放弃人的努力而思慕天,就违背了万物的实情”的结论,告诫人们应“制天命而用之”。4.本文的艺术特色1.说理清晰,论辩透辟,逻辑周密 。如第一段、第二段2.运用大量排比手法。如第三段、第五段作者大量运用了排比,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节奏、强烈的气势、明晰的层次以及条分缕析的缜密,同时更加富有抒情色彩和感染力。【课堂练习】1.解释加粗词语(课后练习三)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县,同“悬”,指有较大悬殊或差距。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 本事,指农事。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 白,显著。2.判断下列特殊句式A.治乱非天也(判

    9、断句) B.可畏也,而不可怪也(省略句)C.礼义之不愆(宾语前置句)D.物之已至者(定语后置句)3.辨析一词多义现象 道 天有常道矣 名词,规律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方法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4.下列特殊句式已指明,写出判断依据(1)判断句治乱非天也 也,表判断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者也,表判断(2)省略句禹以治,桀以乱 “以”后省略宾语“之”可畏也,而不可怪也“可”前省略主语“是”(3)宾语前置句此之谓也 “此之谓”宾语前置,应为“谓此”,说的就是这礼义之不愆 否定句宾语前置,应为“不愆礼义”(4)状语后置句繁启、蕃长于春夏“蕃长于春夏”状语后置,于春夏生长在天者莫明于日月“于明月”状语后置,比太阳月亮(5)定语后置句 物之已至者“已至者”应在“物”前【课堂小结】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正确地指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应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大天而思之熟与物畜而制之 (2) 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539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