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素养提升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素养提升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1 2022 学年 新教材 高中语文 素养 提升 解析 新人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 资源描述:
-
1、素养提升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年前后,大革命浪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
2、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了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
3、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4、(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英雄传奇。红军战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充分体现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神,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藐视一切困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
5、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材料二: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
6、”字起笔,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1958 年年底,他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
7、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诗词记录了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诗词中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B面对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浪潮,青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无比坚定地表示,革命青年能担负历史使命。C随着岁月流转,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世代流传,缘于毛泽东诗词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D在毛泽东笔下,长征途中的残酷现实,不过
8、是“泥丸”“细浪”。这充分体现其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CC项,“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世代流传,缘于毛泽东诗词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理解有误。选项前后文句内容是因果逻辑关系文句,阅读材料一第四段文句“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分析得知,原文只是概括了毛泽东诗词的特点以及对人们的影响,原文内容无选项中因果关系,故此项强加因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9、北国雪霁的壮美景色,在毛泽东诗词中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为“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体现出他对革命斗争的激情。B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来、创造未来提供前进动力。C材料二中,毛泽东在回复郭沫若的诗里提到,人们对“焚书坑儒”可能存在误解,说明“焚书坑儒”并非事实。D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特别是多次指出秦始皇在军事方面的高超指挥才能。BA项,“在毛泽东诗词中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为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理解有误。阅读材料一第三段文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分析可知,原文是“浪漫主义手法”,非“现实主义手法”,故“现实主
10、义手法”表述错误。B项,此项内容是对文中作者观点的高度概括,此项正确。C项,“说明焚书坑儒并非事实”理解有误。依据材料二文句“就个体而言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分析得知,文中语意是毛泽东的看法,说此话是为了佐证“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这个观点,并不能由此推出“说明焚书坑儒并非事实”之结论,故此项表述错误。D项,“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理解有误。依据材料二文句“以惜字起笔代表人物进行评说”分析可知,原文表述是“评说”,但并不意味着“肯定”;另外“特别是多次指出秦始皇在军事方面的高超指挥才能”的表述也与原文不符,依据原文文句“就个体而言,他
11、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分析可知,毛泽东只是“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但不等同于“秦始皇在军事方面的高超指挥才能”。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A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B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C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D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DA项,“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意思是“任凭敌军团团围困,我依然岿然不可撼动”,体现了毛泽东诗词中斗志昂扬,坚守阵地的乐观的革命现实主义风格。B项,“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的意思是“军马踏在山路上发出细碎的哒哒声深沉悲壮”,此暗示了战斗的壮烈。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现实主
12、义风格。C项,“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意思是“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还萦绕在我的心头”,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现实主义风格。D项,“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不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的现实主义风格。这两句诗节选毛泽东的贺新郎别友,写于1923年12月,党中央通知他回上海转广州,准备参加将于1924年1月举行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时杨开慧正在娘家坐月子,而毛泽东奉命要到外地工作。于是,他写了这首词赠给爱妻杨开慧。此句句意是“像昆仑山崩倒悬崖绝壁,像台风横扫整个宇宙一样”,诗中,“昆仑崩绝壁”和“台风扫寰宇”,表达了作者(毛泽东)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预想的未来革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694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