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中山 市镇 区五校 2010 2011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中 联考 语文
- 资源描述:
-
1、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0学年上学期中段考试卷高二级 语文命题单位:东升镇高级中学高二语文科组(说明:本试卷共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伫立/贮藏 罗绮/旖旎 眷属/万众瞩目B漫溯/塑料 揉碎/荟萃 根茎/泾渭分明C舂米/窠臼 枸杞/坍圮 漆黑/促膝相谈D瘟疫/兵役 纳税/木讷 提防/翠堤春晓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来源:K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B.“书山有路
2、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C.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他的下场就是一个例证。 D.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 B.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 C.我市已做出规划,通过优惠的政策和到位的服务,多方引进资金,开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D.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4根
3、据下面一段文字语境,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一项是() (3分)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唯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原中如此一景,荒坡中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入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_,_。惟其这样,_,_,_。给高滔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给浮嚣以宁静,给急躁以清冽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貌人生才见灵动A B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
4、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
6、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亡去不义 亡:逃跑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戮力:拼力厮杀C秦时与臣游, 游:交游 D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造册6下面加点字解释,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臣为韩王送沛公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孰与君少长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D所以遣将守关者
7、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倶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沛公“善于应变”和项羽“优柔寡断”的一组是( )(3分)A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项王默然不应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D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项王默然不应8下列对选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沛公为项伯的侠义所感动,于是就与他结拜为兄弟,并结成儿女亲家。B项羽为人善良,宽容大度,所以不计前嫌,接受刘邦道歉,与之和解。C范增老谋深算,深知刘邦有称王的野心,所以多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D项伯为人仗义,主持公道,所以他在项庄舞剑时挺身而出,保护刘邦。9翻译上面文言文材料中
8、画横线的句子。(10分)(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3分)答: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答: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4分)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夏竦整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假托一个女子的身份、口气,抒写她与爱人分别时的离情别绪。清代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价此词,“语不深而情深,千古离别之词,以此为最。”(1)请问词的上阕表现了女子怎样复杂的心情?(3分)答:_(2)有
9、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出语不凡,感人至深,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_1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2)然力足以至焉,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屈原放逐,_; (司马迁报任安书)(4) 人固有一死,_,_,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财产权何以如此重要 个人财产权绝不是人的身外之物,不仅仅用来满足人类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它是人类文明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与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社会的进步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个人财产权,个人
10、要受制于他人或组织,处于服从、被强制状态。在此状态下,个人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不可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所以,没有个人财产权,就没有自由、权利和道德。 个人财产权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它既是市场经济中的要素诚信、契约、贸易、竞争、利润等人类文明价值产生的渊源,又是维护这些文明价值的保证。没有个人财产权,必然是权力至上。在此背景下,个人只得通过权力获得财产,或通过权力剥夺别人的财产。而这种源于权力的财产由于缺乏获得的正当性,不可能赢得人们的认可。 经验告诉人们,由于否定个人财产权,我们看到的不是“公而忘私”,而是私欲不受遏制的膨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争斗和随之伴生的人类一系列罪恶
11、的产生。 个人财产权应同言论、信仰自由等人类基本权利一样,居于被优先和特别保护的地位。只有个人财产权得到保障,其他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或才有实现的可能,否则,不仅将失去既已获得的权利,而且我们希望实现的权利也将变得毫无实现的可能。 12“这种源于权力的财产由于缺乏获得的正当性,不可能赢得人们的认可。”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3分) A权钱交易获得的财产不是正当途径得到的,人们难以承认这种财产的合法性。 B剥夺别人通过劳动得到的财产,尽管数额巨大,也不会得到社会公众的承认。 C个人财产应当是通过合法途径得到的,非正当途径得到的财产,人们不会承认它的合法性。D财产应当通过个人劳动付出得来,通过权钱
12、交易得到非法的财产必将遭到社会的鄙弃。 13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没有个人财产权就谈不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也谈不上社会的进步。 B如果不肯定个人财产权,就会导致私欲无限制的膨胀,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等一系列罪恶。 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下,个人财产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D每个人所得到的财富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这就是个人财产权的核心。14阅读第段,分条概述个人财产权的重要性(5分) 15现实生活中,“权钱交易”的表现是什么?(5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本大题3小题,共15分)天地苍茫一根骨庞进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业课件: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 (共11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