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粤教版学案《永遇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化州市 实验 中学 高中语文 必修 三粤教版学案 永遇乐
- 资源描述:
-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学生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创作背景,掌握豪放词的特点;2、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3、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学习重难点】 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自主学习】1、作者及作品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 ,号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词现 余首。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 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 ”。他的作
2、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享有盛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另外有奏疏 、九议。著有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2、关于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恰当地用典,可使文章富有文采,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3、创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时为南宋开禧元年秋,当时韩侂胄(tu zhu)把持朝政,企图通过北伐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于嘉泰三年起用闲居八年的抗金
3、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任命他为绍兴知府,浙东安任使,次年调任镇江知府。韩侂胄的抗金主张符合辛弃疾复国的一贯志愿。可是韩侂胄一伙政治腐败奢靡淫乐,只不过是想借“伐金”来作为政治赌博的筹码。因此辛弃疾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合作探究】一、问题探究1、词中用了哪些典故? 2、请用精炼的语言概述典故故事。 4、典故的作用。人物故事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秋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黄冈)习题课件:21课 (共20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