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23愚公移山综合训练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广州 市花 都区赤坭 中学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23 愚公移山 综合 训练 新人
- 资源描述:
-
1、愚公移山一、准确识记文中的字音、字义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迂回(y) 箕畚(bn) 雍南(yng) 荷担(h) B.一厝(cu) 太行(xng) 陇断(lng) 万仞(rn) C.始龀(chn) 智叟(su) 惩罚(chng) 阻塞(s) D.冀州(j) 愚公(y) 豫南(y) 匮乏(ku)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许(赞同) 始龀(换牙) B.易节(容易) 负二山(背) C.一厝(放置) 何苦(苦恼) D.智叟(老头) 陇断(断开)二、掌握文中重点词语3.下列两句中加点词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B.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 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不若孀妻弱子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4.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寒暑易节5.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甚矣,汝之不惠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聚室而谋曰 (2)杂然相许 (3)且焉置土石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7.用
3、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面对智叟的嘲笑,愚公是怎样回答的? (3)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 (4)愚公和智叟辩论的结果是什么?8.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吾与汝毕力平险,达于汉阴,指通豫南,可乎? 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雍南,一厝朔东。自此,冀之南,汉之阳,无陇断焉。9.课文第一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10.愚公和智叟的矛盾焦点是什么?四、准确理解修辞手法11.指出下段话的修辞手法及其作
4、用?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五、准确体会文章的主旨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课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告诉 人们要想成功,就必须下定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B.“甚矣,汝之不惠”是一个倒装句。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表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C.课文中的智叟是一个很聪明的老人,文中对这个形象着墨虽不是很多,但却刻画得很生动。D.从文中可看出,愚公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并对移山有着坚定信心的人。13.文章的结尾
5、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六、识记本课相关的文学常识14.课文选自 ,相传是战国时期 所作,列子是 家代表人物之一。之一。15.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七、分析鉴赏课内精彩语段16.请就文章第二段内容写一段归纳性的文字。17.“其妻献疑”是阻止愚公移山吗?为什么?18.“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说明了什么?19.愚公是如何驳斥智叟的?20.请评价愚公这一形象。21.文中从哪几个方面烘托了愚公移山的艰难?22.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23.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24.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是否值得我们学习?你从寓言中明白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