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9 说“木叶” (3)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说“木叶” 3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教学 课件 第二 单元 木叶
- 资源描述:
-
1、学习目标:1.梳理课文内容,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2.学会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学会比较近似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概括归纳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3.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古典诗词学习的兴趣,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可,提升审美趣味。课堂探究 1、阅读文章前两段,指出作者从所引诗句中发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古代诗歌中有用“树”和“叶”的,但是很少用“树叶”,而“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并且又发展到了“落木”。?2、阅读第四段,结合引用诗句,请同学们找到段落中的关键语句,从中提炼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课堂探究秋月照层岭
2、,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作者以秋月、层岭、寒风和高木营造一个清冷空阔的境界,通过对友人前路景象的想象,表达一种挂念之情,这里的“木”是落叶萧萧的“木”,单纯而空阔。(分析“木”适合用在怎样的意境中,表达了什么情感?)“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诗人借树叶的摇动来表达自己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进而表达对友人无辜遇害的悲愤,“树”自然应该是饱满而茂盛才能更好地传达这种情感。(分析“树”适合用在怎样的意境中,表达了什么情感?)“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明确:木空阔、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树饱满、繁茂通过这个特征,我们可以将“木”与“树”区分开来。3、速读第六段,抓住关键
3、语句,判断下列诗句中“木叶”一词用得是否恰当?并从中提炼出“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课堂探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何翩翩。”(曹植美女篇)第一,这里应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木”的干燥特征与之不符;第二,前文有“美女”“柔条”,后面需要一个光鲜、润泽的形象,从搭配上看“木”让人感觉干燥,颜色也不合适。第三,采桑喂蚕,必须是鲜嫩的叶子,而“木”干燥,内容上不合事理。木叶落叶第一,诗中所写是雨中树上之叶,湿润且色泽光鲜,内容上与“木”的特征不符。第二,诗中后两句对仗工整,换成“木”则效果不如原诗。“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木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06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 星夜(3)_鄂教版 (共12张PPT).ppt
